繼台灣桃園中正國際機場被去掉「中正」兩字改名為桃園國際機場,以及台軍方撤走軍營內的蔣介石銅像後,執政民進黨的「去蔣化」運動又下一城。台灣教育部通過議案,將台北市的中正紀念堂改名台灣民主紀念館。有關官員承諾,會傾聽民眾意見,才決定是否拆除紀念堂外的圍牆,「絕不像拆柏林圍牆一樣粗暴」。
教育部昨日與行政院相關單位召開聯合會議,研究中正紀念堂改名事宜。教育部社教司長朱楠賢會後指,中正紀念堂與兩廳院園區,曾是台灣野百合民主運動等重要民主活動的集會地點。多個政府部門經商議後,決定將園區轉型為台灣民主公園,而中正紀念堂將改名為台灣民主紀念館。
至於現時紀念堂僅擺放的已故總統蔣介石文物,亦將會重新整理,加入有關其他幾位前總統的展品,以及存放更多台灣民主進程的各種相關史料。朱楠賢指,「更名沒時間表,但會盡快完成」。至於外圍的一道牆是否拆除,他強調,將採納民眾意見,「不會像拆除柏林圍牆一樣,用鎚子敲」。
決議過程「太粗糙」似秦始皇
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教授夏鑄九痛批,政府粗暴地更名中正紀念堂,只會加深藍綠政黨對立。不少民眾也反對今次改名,質疑政府此舉勞民傷財,而決議改名過程「太粗糙」,就像秦始皇推暴政一樣,不符民主原則。
另外,陳水扁前日接受德國德通社專訪時稱,大陸前年通過「反分裂法」以及增加在沿海部署導彈等敵意行動,不但讓兩岸在短期之間不可能統一,也會迫使2,300萬台灣人民走向更進一步的獨立之路,但他同時稱,誠意邀請中國人大委員長吳邦國訪問台灣,並期望人大代表能在年底台灣立委選舉和明年總統大選期間組團來台觀摩。
台灣《蘋果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