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氏兄弟<br>鬼迷荷李活

彭氏兄弟
鬼迷荷李活

認識彭氏兄弟,是由《見鬼》而起。接連《見鬼2》、《見鬼10》、《鬼域》就擺明車馬話你知他們最拿手的就是鬼片。後來給《蜘蛛俠》系列導演森雷米(SamRaimi)看中他們的才華,促成他們首部荷李活電影《鬼差》。2月初在美國上映,以B級製作費,刀仔鋸大樹,以591萬美元成為單日開畫票房冠軍。彭氏兄弟另一套成名動作片《無聲火》亦在他們親自執導下拍成荷李活版本的《TimeToKill》。舊作《見鬼》,亦已被湯告魯斯旗下的電影公司購入版權,成功打入荷李活,再由荷李活嚇返香港。

記者:梁俊鵬 
部份攝影:何家亮

誰是鬼差?

說回今次的主角《鬼差》,英文名是《TheMessengers》。奇怪今次彭氏兄弟繼《鬼域》之後,又會否跟觀眾大條道理,有點訊息想傳遞給觀眾?全片中最有嫌疑的信差就是烏鴉。電影大師希治閣在其作品《鳥》利用大批鳥群襲擊人類的場面,成為驚慄經典。「烏鴉象徵不幸,但電影中的烏鴉可以說幫了一個忙,任何事其實也有兩面……」彭順的解說似乎要給弟弟彭發打斷,彭發說其實鬼才是信差:「鬼在我們面前出現,都未必會害人,可能是有訊息要帶給我們……」筆者暫且賣個關子。

●攝製組從捷克找來25隻「專業烏鴉」。牠們曾在《艷屍案中案》演出。

●女主角姬絲妲史超活,02年在電影《房不勝防》內飾演茱廸科士打的女兒。四年來片約不斷,共接了十多部戲。

●監製威廉施克指導演安排鬼在白天出現,若成功嚇倒觀眾,將是恐怖片的大突破。

●除了烏鴉外,特技都用在鬼魂上,但為數其實不多。

荷李活拍片無限預算?

每個華人導演進軍荷李活市場,手上資金像是無限,像拍慣小品的張藝謀可以在《滿城盡帶黃金甲》豪花一千萬製造戲服。而彭氏兄弟拿手的鬼片是相對成本較低的一類片種,《鬼差》就找來《鬼魅山房》的特技人員,表面上錢使得多,使得風光。彭順認為這只是一種假象:「荷李活電影的確製作費龐大,但另一方面如人手、道具等各樣成本也較重,如果可以將這筆錢拿回香港就稱得上多了。」話雖如此,令彭氏兄弟揚威海外的是動作片《無聲火》,近日拍成荷李活版本的《TimeToKill》,由NicolasCage與楊采妮主演,荷李活版的投資是當年的100倍,現正進行後期製作。

●訪問當日,彭發單刀赴會。原來彭順因胃痛入院,兩兄弟第二天又要整裝回泰國籌備新電影工作。

鬼出場要有邏輯

亞洲鬼片有種獨特風格,鬼的出現未必有理由,忽然彈出令觀眾的心臟像在半秒間被刺了一針,它就功成身退。彭順彭發異口同聲提到荷李活鬼片,最緊要的還是要合邏輯:「荷李活鬼片中,鬼出現背後一定有個原因支持,要與角色有關,在泰國拍鬼片時則未必成立。有句俚語,每遇到不合邏輯的事,大家都會說『拍緊鬼片嘛』來將事情合理化。」彭發又以《七夜寃靈》(西片版《午夜凶靈》)作例:「鬼從電視爬出來,在西方人的角度來說是非常不合邏輯的,故安排了一場戲,蒼蠅在電視裏飛出來,預告觀眾,鬼是有可能從電視走出來的。」

●兄弟二人甚少同場,早上哥哥拍攝、弟弟剪接,晚上就交換崗位。

劇本修改花三個月

「荷李活電影是一盤生意,片中每個項目都經過計算,確保電影有市場。」拍成《鬼差》,最花時間的相信都是在研究劇本之上。據彭發所言,編劇馬克域頓原本是寫邪教聖物,是一個稻草人四出殺人的故事。結果經過三個月的修改,就只留下烏鴉當配角。到實際走到現場拍攝,分工仔細得像一間國際大機構,有來自各地的電影工作者。幸而彭氏兄弟在泰國拍電影時,分工與流程都跟荷李活製作類似,不存在適應上的困難。

分道揚鑣拍戲必有一部鬼片

《鬼差》、《TimeToKill》,鬼片、動作片兩路攻入荷李活,香港觀眾不禁擔憂兄弟二人會否樂而忘返。彭順就表示自己始終心繫港產電影:「現在算是拿到了荷李活的入場券,我們暫時會合力打好荷李活的基礎,會以鬼片、動作片雙線發展。」彭發都同意,荷李活電影只是商業產品:「他們要求的是電影可以賺取計算內的金錢,想拿他們的錢試新東西是絕對無可能。」
兄弟二人都試過各有各導,最新的分別有《妄想》與《森寃》。彭順彭發都愛各自拍攝具實驗性的電影,而這只有香港市場可以容許他們這樣做。重點還是要與老闆「傾掂數」:「要爭取資金拍個人的電影,就必須保證一定有一套有鬼。」彭氏兄弟與鬼似是結下不解之緣。

彭氏兄弟只拍鬼片?

●兄弟二人首部執導的《無聲火》將拍成荷李活版,故事主線仍在,但細節改動頗多,男主角本是啞巴,現變成他的女友楊采妮是啞巴。

●《見鬼》系列大受歡迎,李心潔更與彭順拍拖,順理成章變為彭氏兄弟的御用女主角。

●《見鬼2》舒淇演繹大肚婆驚魂。

●彭順、彭發分別拍了《死亡寫真》與《阿孖有難》,其中一幕鄭伊健撞車的片段出現在兩套電影中而成為話題。

●《見鬼10》找來一群新世代演員如陳柏霖、梁洛施等,似乎較前兩集失色。

亞洲鬼片 殺入荷李活
鬼王于仁泰

被譽為鬼王的于仁泰在70、80年代為香港電影新浪潮貢獻良多。其93年拍成的《白髮魔女傳》成為他往後拍攝鬼片的引子:作為一套武俠片,沒有氾濫的打鬥場面,反而在其鏡頭下的陰沉味道更令人有深刻印象。
95年,于仁泰的《新夜半歌聲》着重布景與色調,終令他踏入荷李活鬼王之路。曾先後拍過3套荷李活鬼片,近年他回巢與李連杰合作拍了《霍元甲》。

●于仁泰是首位殺入荷李活的香港「鬼導演」。

《娃鬼新娘》
●靠前作的名氣上位,他將第4集與前幾集的風格統一,表現手法完全失去其個人特色。

《鬼王再生》
●集合《猛鬼街》Freddy與《黑色星期五》Jason,打破了當時所有經典恐怖片的開畫紀錄。

《五行戰士》
●這是他第一套打入荷李活的電影,但怪物造型怪相,票房欠佳。

日本鬼片打入世界市場

《午夜凶鈴》、《鬼水凶靈》相信當年嚇破不少觀眾的膽子。荷李活一直鬧鬼片荒,日本的劇本就是一個入手的好選擇。上面提到的兩部戲分別被拍成《七夜寃靈》與《雨夜閃靈》。因此中田秀夫順理成章進軍荷李活,執導首部荷李活之作《鬼迷剎瑪莉》。電影繼續使用《午夜凶鈴》之名,連主角娜奧美屈絲又是《七夜寃靈》的女角。經過重新創作,開畫票房比《七夜寃靈》還要高一倍。

●另一日本年輕導演清水崇憑《咒怨》闖進荷李活,《咒怨2》更帶挈陳冠希登上國際銀幕。

●《鬼水凶靈》、《雨夜閃靈》兩套電影又再應驗荷李活鬼片着重鬼的造型多於氣氛。

●日本恐怖大師中田秀夫一系列鬼片殺入荷李活,為歐美市場帶來新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