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視野:元氣大傷 不宜冒進 - 王冠一

國際視野:元氣大傷 不宜冒進 - 王冠一

美國繼早前公布的核心消費物價指數因醫療服務部份價格急升,導致該指數按年錄得2.7%升幅,以及1月耐用品定單急挫7.8%,不無「醒」了決策者一記耳光後,剛發表的1月份新屋銷售竟勁跌16.6%,至按年93.7萬間,遠低過市場預期的108萬間,加上去年第4季GDP增長經修訂後,由先前的3.5%向下調低至2.2%,主要受汽車及房屋兩大環節拖累,如此數字,是否符合財金官員所說的樓市已穩定下來,經濟持續溫和擴張,讓讀者自行去判斷好了。
別以為二手樓銷售升3%至646萬間(預期624萬間)便可視為樓市已見底,須知道樓價也受經濟學中所謂「價格需求彈性」(priceelasticityofdemand)影響,每個人心目中都有一個可接受的入市價錢,1月份二手樓中位價比去年同期下跌3.1%至21.6萬元,除了是有史以來錄得的第3大跌幅之外,更是已連續下跌6個月,及怎不惹來部份afford得起或想執平貨之置業者垂涎?
至於2月份消費信心指數之上升,難道在汽油價大幅下降,勁出花紅和股市不滅神話的支持下,這信心可會下沉?美股跌市剛剛開始,企業盈利預期倒退、裁員之聲若隱若現。
油價回升,看看3月份信心又會否高漲?
美股經濟周二急挫後可謂元氣大傷(其實環球股市亦然),前日若不是聯儲局主席伯南克利用向國會銀行委員會作證再派定心丸,指經濟基調穩固、金融市場操作正常,美股未必見「藍」。
君不見道指最多升逾百點,及後徐徐滑落,至收市時只升52點嗎?若不是沿途被力壓,這反彈又怎會如此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