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節目評論<br>電視撈飯:《陀槍》越夜越精采

電視節目評論
電視撈飯:《陀槍》越夜越精采

無綫黃金時段悶局連連,相反進入深宵時段卻越夜越精采。《隔世追兇》後換上戲味更濃的《陀槍師姐》,90年代其中一個經典系列,娥姐、小生、三元、程峰重現眼前。一連四輯合共過百集,一播可播足半年。看宣傳片暫時只播由娥姐孭飛的頭兩輯,明顯是為關詠荷回巢造勢。其實去年播畢《難兄難弟》後,原本也安排重播此劇,可惜最後讓觀眾空歡喜一場。這次多得關詠荷產後首次復出拍劇,當然要在這關鍵時刻重播她的最經典劇集,喚起觀眾對她的回憶。
歐陽震華與關詠荷向來是無綫的收視福將,兩人擔演的劇集如《醉打金枝》、《美味天王》等深得觀眾喜愛。無綫這次先安排重播由他倆合演的《陀槍師姐》第一、二輯,試試反應再排陣,實屬明智之舉。

《問題娛樂圈》低能

另一好消息是穩守黃金時段最後一線的《問題娛樂圈》上星期壽終正寢。其實這節目早應見好即收,即使從未見好,也應該盡早收場。每晚準時製造大量噪音,再加上一系列連6歲小朋友也嫌低能的動作,讓我以為自己正在上幼稚園唱遊堂!究竟是誰想出這些肉麻當有趣的口號,更要配以極度礙眼的「打八圈」動作?真的看得人毛管直豎。這還不夠,每集更附上三位嘉賓與他們的娛樂跟班自創的「蝦仔爹哋」式押韻口號及生硬動作,務求挑戰觀眾的容忍極限。
節目內容亦無聊得很,「堅料/流料」環節的問題,無趣味兼雞毛蒜皮,根本考不到參賽者的娛樂知識。早期的「看圖作料題」,要參賽者在兩張圖片中找出不同之處,像極小學生的測驗題目;還要聽三組嘉賓逐一說出大同小異的答案,既冗長又乏味。後期的「鬥大細」算是多了點新意,但也要看當日的嘉賓質素。遇到一些有急才、有創意的嘉賓,也偶有佳作;像其中一集的胡定欣,及總決賽的家燕姐與三哥苗僑偉,便成功帶來一些驚喜。
其實《問題娛樂圈》本身的意念不俗,以娛樂圈新舊秘聞為題材,應可包裝得有趣些,再配上無綫多年的經典舊片段,至少可讓視迷懷懷舊,今次無綫真的是「捉到鹿唔識脫角」!
撰文:芒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