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一槍殺案開庭,記者重兵部署不錯過任何採訪機會,市民窮追報道不放過任何累積談資的機會,全城集體對焦,對死者和家屬冒犯甚至過界不敬的行為,無可避免肯定會發生。這時便想起美國那位在庭上判「翻版夢露」安娜妮歌遺體「應當」下葬於生前剛剛歸化入籍的巴哈馬的「感性」法官,光是作出這樣easy的判決,這位法官竟然在庭上數度啜泣,相信是感懷安娜半生坎坷,頓生憐香惜玉之情。不過法庭是莊重的,法官為了香消玉殞的性感艷星當庭哽咽,委實有點那個。
香港法官素來德高望重,不至公開喊苦喊忽,只是此案關係複雜,四個家屬的傷痛極深,死因庭召開,家屬又得面對傷口的舊患一再給刺戳的慘情。這樣的聆訊,肯定是一場招來最多眼淚卻又挖掘最少真相的聆訊。法官只要心軟一點兒,都怕會抵受不住,陪着家屬落下同情的眼淚。這樣的法庭場景,真是再戲劇性不過了,金牌編導亦未必寫得出這種橋段。人生如戲,香港拍的戲賣到美國去改編就拿下奧斯卡最佳電影大獎了。真實人生裏面的每場戲偏偏沒多少觀眾,唯有將戲碼賣給魔鬼,才能闖出點名堂來。可是,這樣的代價太大了,四個家庭命運逆轉從此悲怨交集,時光倒流的話但願這樣的戲,從來沒「上過畫」,死因庭的主角,永遠不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