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圓套息交易(carrytrade)新一波平倉潮殺到,加上日本企業傳統上,在3月底年結前調回資金,美元一度跌見117日圓,較上周五高位大挫逾3%。另一邊廂,澳元和紐元等「高息貨幣」則遇回吐壓力。有專家表示,日圓補倉潮尚未結束,日圓兌美元有力上闖116水平。
【本報綜合報道】美元兌日圓周二曾瀉至117.5的兩個月低位,與上周五121.65日圓高位相比,跌去4.15日圓(3.41%),收117.93日圓。美元連跌3日後,昨日曾反彈0.8日圓至118.73日圓,但因美國上季國內生產總值增長向下修訂,美元後勁不繼,本港時間昨晚11時15分報118.18日圓,升幅收窄至0.25日圓,四日來累計跌2.8%。
日圓引伸波幅擴大
日圓交叉盤亦顯著反彈,對「高息貨幣」表現尤其突出。歐元昨低見155.90日圓,過去4日跌去2.3%;英鎊挫至231.01日圓,累挫2.9%;澳元瀉到92.77日圓,累跌3.3%;紐元降至82.32日圓,累挫3.9%。
隨着新興市場股市昨日普遍下挫,促使基金沽貨,印尼盾和菲律賓披索等亞洲貨幣亦滑落。
日央行審議委員水野溫說,市場人士普遍認為央行短期內不會加息,這種想法助長日圓套息交易;因此,日央行需要將日本利率正常化,並視乎經濟和物價情況,逐步調高利率。巴克萊資本首席日本債券策略師小林益久估計,日央行可能在6月再次加息,早過市場預期。
分析師稱,日本利率向上,降低日圓套息交易的吸引力,引發平倉潮,令金融市場震盪。所謂日圓套息交易,是指投資者以超低息(目前為0.5厘)借入日圓,然後轉換為回報較高的資產。
由於日本息口趨升可能推高圓滙,令償還日圓債務的成本增加,加上中國內地股市日前暴挫,投資者趁機沽售風險較高的新興市場資產,並償還日圓債務,導致日圓上漲。再者,部份原本未有行動的套息交易投資者,開始擔心圓滙加速回升,遂加入回補日圓空倉行列。
面對圓滙反彈,日圓的引伸波幅擴大,這情況亦令到日圓套息交易的風險加劇,並觸發套息交易平倉潮。1個月日圓引伸波幅已升到8.75%,七個月來最高;至於一星期日圓期權引伸波幅則攀上10.6%,為去年6月至今最大。
蘇格蘭皇家銀行外滙交易部主管沃丁頓說,日圓補倉潮尚未告一段落,預料日圓會挑戰116兌1美元,以及150兌1歐元水平。
彭博資訊由2月16日至23日進行的調查發現,經濟師看好日圓後市,平均估計日圓到9月底會攀上115.46兌1美元,12月底可見113.83,到明年6月底更會上闖108.22水平。
澳元紐元高位回落
投資者沽售較高回報的澳元和紐元資產,澳元最多跌見78.56美仙,較周二錄得79.46美仙的兩月高峯回落1.13%;紐元曾跌至69.71美仙,與周一創下71.23美仙的15個月高位相距2.13%。
對上兩次日圓套息交易平倉潮發生在去年4月中和11月中,日圓的升市持續約一個月。美元兌日圓在第一波平倉潮跌去8.3%,在第二波滑落5.2%。
法國巴黎銀行高級外滙分析師ThioChinLoo則唱反調,他認為,日央行短期內應不會再次加息,加上澳、紐、英等貨幣的息率仍高企,日圓套息交易依然有吸引力。但如今有另一推高圓滙的動力,就是日本企業慣常在3月底年結前,把資金調回日本粉飾櫥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