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意派錢多發一月綜援<br>在職窮人未受惠 政府被轟扶貧無方

隨意派錢多發一月綜援
在職窮人未受惠 政府被轟扶貧無方

【本報訊】為使全民共享派糖的「一時快感」,堅稱「扶貧不是派錢」的財政司司長唐英年,昨在財政預算案宣布動用15億元,給全港逾100萬綜援戶、長者、傷殘人士「派利是」,發放額外一個月的援助金;但全港近30萬在職貧窮人士卻未能受惠,身兼扶貧委員會主席的他只用9億元推動偏遠地區交通津貼、成立兒童發展基金等扶貧計劃。議員、學者批評他扶貧無方。 記者:雷子樂 白琳

唐英年建議向全港的綜援、生果金、傷殘津貼受助人額外發放一個月的標準金額。政府消息人士稱,給綜援戶「派利是」是要令全民分享經濟成果,這也是歷年來首次向綜援戶「出雙糧」。單身綜援戶可獲發1,600元、綜援長者可獲發2,300元;65歲的長者可額外獲發625至705元的生果金。有關金額會在預算案通過後盡快發放,暫時未有具體日期。

擔心或會造成分化

唐英年解釋,本港的打工仔曾與政府共度時艱,政府要與他們共患難、共富貴,由於部份綜援戶以前也是打工仔,對社會有貢獻。他強調不能向基層隨意派錢,扶貧要對症下藥。
香港大學社工系教授周永新認為向綜援戶「出雙糧」的目標不明確,「點解唔用呢15億去畀貧窮小孩有小班教學,咁先用得其所。」他指政府此舉只想避免預算案予人偏向中產的感覺。
關注綜援檢討聯盟幹事歐陽達初批評,給綜援戶「出雙糧」做法無助他們脫貧,「如果要幫佢哋,點解唔將綜援金回復到03年水平?」他指全港有35萬名月入5,000元、沒有申請綜援的打工仔,今次卻未能受惠,擔心或會造成分化。民主黨主席何俊仁建議政府同樣向在職貧窮家庭發放相約一個月的綜援金。
另外,唐英年宣布投放約9億元,推行偏遠地區交通津貼、發展兒童基金等扶貧大計。政府消息指,兒童基金傾向協助貧窮家庭達成短期儲蓄目標,並會拉攏商界捐款進行「儲蓄配對」,預計在下個財政年度內落實有關細節。至於極具爭議的全民性兒童供款計劃,則要再作諮詢。
面對人口老化,政府會斥資9,600萬元在全港兩個地區為6,000名離開醫院的長者提供支援服務,又會增撥3,800萬元加強外展工作,尋找隱蔽長者。唐英年也建議增撥3,100萬元打擊家庭暴力,包括將社會福利署保護家庭及兒童服務課社工由八隊增至十隊,增聘心理學家輔導目睹家暴的兒童。

被指當自己是老闆

立法會社福界議員張超雄表示,唐英年動用188億元減稅、退稅、免差餉,但只動用24億元扶貧兼向基層派糖,「扶貧力度完全不足,比例更小得可憐。」周永新也對9億元的扶貧措施感失望,「用錢比例相對盈餘係杯水車薪。」街工立法會議員梁耀忠批評,唐英年當自己是老闆年底派花紅一樣,「高級派多啲,低級派少啲……中產成罐糖咁派,基層就得幾粒。」他認為這只會加劇貧富懸殊的差距。

扶貧政策要點

◆100萬綜援戶等受助人獲發「雙糧」,但30萬在職貧窮人士未能受惠
◆偏遠地區交通津貼最多4,200元,被評幫助有限
◆面對人口老化,增加資助安老宿位、推行離院長者照顧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