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財政司司長唐英年明日公布新一年度的財政預算案,其中徵收膠袋收費等環保稅項的議題已爭議一段時間。據了解,唐英年明日只會輕輕提及膠袋收費,未有徵費的具體細節,只會留待環境運輸及工務局諮詢公眾意見後,再落實最後收費金額及時間表。
環境運輸及工務局局長廖秀冬昨出席一個午餐會後表示,正進行有關生產者責任制的法例草擬工作,其中膠袋最有可能是首個生產者責任制的收費項目,她指稍後向立法會呈交法例時,會具體交代收費金額。不過,她堅持污者自負原則,對膠袋收費被視為環保稅項有保留。
擬每個膠袋徵收5角
據了解,環運局一直傾向每個膠袋徵收5角,街市及濕貨市場將有豁免。若以現時本港每年產生84億個膠袋,當中30%來自超市及連鎖店推算,相等於約有25億個膠袋會被徵費。但當局預計一旦實施膠袋收費,市民取用膠袋數量會大減70%,屆時只有7.5億個膠袋會被徵費,以每個膠袋收5角計算,每年撥入庫房的款項有3.75億元。
徵收家居垃圾費用方面,消息稱,今年是選舉年,政府事事小心,除按過去考慮參考台北市「垃圾隨袋徵費」之外,環保署正考慮免收第一袋垃圾袋的費用,會由第二袋垃圾才開始收費,免收費引起太大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