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暖化趨勢下,熾熱的陽光正調升室溫及催化能源消耗。不過,善用日光照射的位置及時間,卻可達到節能的效果,建築署早前在設計將軍澳區一家中學校舍圖書館時,以日照研究技術模擬出陽光於不同時段照進室內的狀況,達到應用陽光、節省電費的環保目標。
一中學做試驗場
建築署在80年代已開始替政府設計校舍,近年教育統籌局的校舍設計不再拘泥於一套固定標準。上月遷到將軍澳清水灣半島的啓思中學,在構思新校舍六樓設置圖書館時,期望設計成一個高樓底,讓陽光透過落地玻璃射進室內的廣闊空間,為學生營造一個舒適的閱讀環境。
建築署建築師李培基表示,在籌劃校舍設計時,考慮到毗鄰清水灣半島屋苑可阻擋太陽西斜,故決定班房全面向南方。透過將校舍模型放置於實驗室的日影儀中,以光源模擬日光,可成功掌握到一年四季日光照射校舍的方向及分布等數據。他指日光在夏季及冬季的照射情況差異最為明顯,在地球運行的自然規律下,7月太陽的位置最高,12月的位置則最低。
李培基解釋,將日影儀實驗收集到的數據存入電腦後,配合圖書館立體影像,即可模擬出陽光在不同時段的照射效果。在建築工程進行前,即可決定是否需要加設適量的遮陽板,圖書館的擺設也可相應調整,減低烈日當空對室溫的影響。不過,他承認應用日照技術存在限制,如高廈林立的地區即無法發揮所長。
陽光可令室內光度充足,或可減少使用電燈,但李培基直言,陽光也會間接提升冷氣用量,在節省能源方面可能有反效果,「多咗陽光未必好。」他表示,稍後會定期監測校舍的耗電狀況,期望進一步探討及收集日照技術在節省能源方面的效能。
記者:蔡建豪
逢周日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