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江湖 - 邁克

人在江湖 - 邁克

電影節新鮮出籠的訂票大冊子,封面是一間放映室的觀眾席,一排排椅背,每一張印上不同的電影人名字。我馬上想起巴黎一家叫先賢殿的戲院──坐落拉丁區一條介於索邦大學總壇和先賢殿之間的小街,故名。它的座位,背後釘着一個小銅牌,上面刻着導演的姓名,所以進場挑安放屁股的位置,就成了帶虛榮色彩的遊戲。最好能夠坐在「小津安二郎」或者「布烈遜」,要不然「希治閣」和「帕索里尼」也好,「史匹堡」可免則免,「拉茲馮特艾爾」則完全免問。可以想像影癡拍拖攜手觀影有多麻煩,甲堅持非「黑澤明」不坐,偏偏它左右的「阿倫柏卡」和「寇比力克」都是乙的針氈,銀幕上的《花都奇遇結良緣》尚未開演,銀幕下先來一齣悲壯的《與狼共舞》。
不過這種樂趣終於沒有了。不是老到連拖也懶得拍,而是戲院閉門維修大半年,數月前重新啓業,除了售票處由右搬向左,椅背的銅牌全部不翼而飛。冇眼屎亁淨盲,其實應該拍手稱快,我卻非常惆悵──被迫告別童年似的,不管當事人願不願意,專橫霸道的一股力量決定了一切。
電影節這個封面當然有種潮流探熱針的意味,五湖四海的英雄排排坐,表面天下大同,實際擠上了名氣排行榜。你看,Rain、鞏俐、劉德華、洛比桑和杜琪峯這幾位票房福星,名字以雞乸那麼大的字體印在讀者鼻子下;而廸奧利菲拉、齊澤克和陳士爭等等缺乏普羅號召力的冷盤果凍,便只得躋身遙遠的附近,蚊型姓氏要出動放大鏡才看得清楚。沒辦法呀,人在江湖,食得鹹魚抵得渴,鬼叫你沒有半小時售罄所有門票的潛質,唯有叨陪末座當佈景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