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院校董會被揭圖奪任命權<br>陸鴻基點名指副主席是黑手

教院校董會被揭圖奪任命權
陸鴻基點名指副主席是黑手

【本報訊】立法會本周三(28日)將開會討論香港教育學院風波,教院副校長陸鴻基昨日再爆大鑊,點名批評校董會副主席吳克儉在人事編制委員會會議記錄內加插內容,企圖從校長莫禮時手中奪取任命教學人員的權力。吳克儉否認「加料」,指稱該份只是臨時會議記錄,他任主席的人事編制委員會不會逐一審視教員的任命。 記者:倪清江

陸鴻基繼發表萬言書《我與莫禮時》引爆教院風波後,前日再在內聯網發表一篇有三千多字、題為《校董會不是「妖魔」、爭議不是「金枝慾孽」》的文章,指出現代大學一般是奉行雙軌制,校董會多由校外人士組成,負責財政、校舍及發展,由校長擔任主席的教務會則管學術和教員任命。

再發表文章炮轟校董會

陸鴻基警告指,校董應知道權力範圍,「假如校董缺少這樣的自知之明,雙軌制便無從運作,校務可能變成校外校董與教員出身的管理層之間的矛盾。」他點名批評校董會副主席吳克儉,率先破壞雙軌制。
教院人事編制委員會在去年11月16日通過關於實任和考績增薪安排,並於12日1日交校董會通過和推行。
不過陸鴻基表示,他在上周四翻看會議記錄時發現,「吳主席竟然要更改會議記錄,把11月16日不曾通過,甚至是根本沒有討論過的新主意,加進會議記錄裏去」,結果是令各系主任和部門主管的考績增薪決定權,都劃歸人事編制委員會主席,而不再是校長,有別於其他大學的做法。
陸稱,曾警告身兼人事編制委員會主席的吳克儉不可更改會議記錄,但對方和校董會主席梁國輝都沒有理會,才將事件公諸於世。

吳克儉:記錄是臨時性

吳克儉昨日接受查詢時作出否認,說該會議記錄是臨時性質,若委員會不同意可於明日會議上提出修改,並強調委員會只會審視教員的考績和任命的整體情況,不會逐一審批,故不存在奪權情況,而委員會尚有約7名委員。
另外,陸鴻基指摘吳克儉堅持在明日開會,無視正在英國奔母喪的校長莫禮時押後至3月下旬才開會的要求,所以陸才翻看會議記錄,方發現吳曾動過手腳。
但吳克儉反駁指,會議日期早已決定,他已着各委員必須留港開會,不能因莫禮時而改變;他又指教員考績問題有迫切性,教職員協會又催迫校董會提供充足指示,所以必須盡快開會決定。他稱自己與陸鴻基一樣,將於4月任滿,近月的風波令他意興闌珊。

吳克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