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道】雖然對沖基金透明度遠低於傳統基金,投資風險又高,但由於回報可觀,故仍吸引到不少投資者追捧。隨着這類基金規模日益壯大,美國監管機構不斷研究監管良方,經過數月來的討論,周四終於發表了8年來首項新指引,就是促請投資者實行更嚴謹的盡職審查。
在長期資本管理(LTCM)於1998年倒閉後當局曾發出指引,不過這個新指引發表後,卻令對沖基金鬆了一口氣。因為美國總統轄下的金融市場工作小組所發出的新指引,並非條例亦非守則,只要求對沖基金自律,可說沒有加強監管可言。
指引提出,投資者進一步投入資金予私募基金時,應更嚴謹地衡量市況逆轉帶來的衝擊。美國財長保爾森指出,指引可加強市場的警惕性,並能提醒市場參與者繼續自律,相信有助減低投資者面對的風險。
乏約束力變紙老虎
不過,一向提倡加強監管對沖基金的康涅狄格州檢察官布盧門撤爾則強烈批評,指這個含糊不清的建議不切實際,又沒有約束力。他說:「在完美的世界,每個人都會跟隨指引行事,但在現實世界,我們就需要真正的保障。」美國證監會主席考克斯表示,當局希望為經營妥善的對沖基金和私募基金投資者爭取最大的潛在利益,同時將風險減至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