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評人:孩子氣的噱頭

藝評人:孩子氣的噱頭

麥高恩扮喬治布殊給人踢屁股,自言是一次「非凡藝術表演」。英國《衞報》藝評人廸克森(AndrewDickson)卻不以為然,指他的表演欠缺想像力,又指他錫身地穿護墊爬行給人踢,配不上伊拉克現時的恐怖情況,只是「孩子氣的噱頭」,不算藝術。他說:「那裏現在每日死幾百人……你就只能做這麼多嗎?」

行為藝術常被指嘩眾取寵

行為藝術的爭議,自西方1960年代提出行為藝術的概念以來一直持續至今。行為藝術家想透過自己的演出直接衝擊大眾,要令他們反思原有的藝術觀和價值觀,但經常被人批評是嘩眾取寵。
本地新移民行為藝術家潘星磊,1996年用鐵鎚打歪維多利亞公園女皇像的鼻子,然後向銅像和自己淋紅油,事後被控刑事毀壞入獄28日,就引起一次以破壞公物來達致藝術創作是否可接受的爭論。
中國內地近年興起行為藝術,有人在自己背上用烙鐵烙上自己的身份證號碼,有人展示自己吃死嬰的照片,指想探討「人為甚麼不可以食人」?這些表演被批評為求出位不擇手段,卻毫無美感和人文關懷,也有人認為吃死嬰演出,表達出將被遺忘的死亡帶回生活中的反思。
英國《衞報》/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