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賽如戲,戲如球賽,第79屆奧斯卡頒獎禮將於香港時間下周一舉行,惟球壇奧斯卡就率先於周三的歐聯16強首回合賽後提早出爐,有份參演最佳紀錄片「高球桿謀殺事件」的比拿美及懷斯,齊心合力協助利物浦作客爆冷反勝巴塞隆拿2:1,試問凡間有誰能編出如此峯迴路轉的劇本?阿呢斯奧
最佳男主角
比拿美
專飾演「壞孩子」角色的利物浦殺手比拿美,於周三作客巴塞隆拿賽前與隊友懷斯的糾紛,一直成為焦點所在;而「導演」領隊賓尼廸斯卻毫不避嫌地把他倆同列正選。開賽14分鐘,紅軍就遭巴塞中場廸高罕見的頭槌先開紀錄,正當球迷都以為前者或將重蹈聯賽盃被阿仙奴狂數6:3的歷史之際,戲劇性場面才陸續呈現。
完半場前兩分鐘,比拿美接應右閘芬倫的傳中,插水式頂向近柱,即使對手門將域陀華廸斯抱住皮球,但球證認為皮球過了白界,故入球並非其後「補中」的古積特。此時,「最佳男主角」比拿美發揮天賦演技,瞬即跑向左邊觀眾席做出以高爾夫球桿擊球姿勢,惹來哄動,賽後備受非議。
獲得評審「加分」的是,比拿美在74分鐘藉對方防線混亂,第一時間助攻給無人看管的「對頭人」懷斯射成2:1,助球隊取得首回合勝仗,亦開出5.6倍冷W。一個入球、一個助攻、一個擊球姿勢,加上比拿美與懷斯「攬頭攬頸」,「最佳男主角」的獎座實非比拿美莫屬。
得獎心聲
比拿美:「今天是我兒子10歲生日,這勝仗對我來說別具意義。」
最佳紀錄片(上周已公布)
「高球桿謀殺事件」
利物浦於上周藉賽程空檔,前往葡萄牙集訓期間所拍下的「高球桿謀殺事件」,實則於大戰巴塞前已獲頒發「最佳紀錄片」殊榮。上周四,醉酒的比拿美在葡國酒店唱K時,因力邀懷斯合唱不遂,繼以高球桿痛擊對方雙腿,事件引發軒然大波,有報道指「涉案球員」被罰款合共約225萬港元,以示懲戒。此齣需要家長指引的紀錄片,為最佳男主角等重要獎項埋下伏線,得獎實至名歸。
最佳男配角
懷斯、伊度奧
牡丹雖好,還須綠葉扶持,沒有配角,男主角往往失色。性格沉默的利物浦後衞懷斯此役意外地以左翼身份披甲,整場幾近沒有側擊貢獻,惟以「生蟲」右腳,接應「對頭人」橫傳射入奠勝入球,男配角一獎「插翼難飛」。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巴塞前鋒伊度奧以靜制動;賽前有傳他自認狀態欠佳拒絕披甲,所以穿上白色外套靜靜坐在看台支持球會,卻獲鏡頭全程追獵,由廸高首個入球令他興奮得手舞足蹈,直至球隊反輸而「冇面見人」都盡收球迷眼底。兩人勝負難分,還是瓜分「最佳男配角」吧!
得獎心聲
懷斯:「當時我接應比拿美的傳球,別的沒有想,只是一心把皮球怒轟入網。」
最佳短片
波圖1:1車路士(片長4分鐘)
葡超波圖主場與英超車路士合演的電影,就成為「最佳短片」;波圖賽前受讓平/半的盤口輕微起票,球隊亦於12分鐘,由魯爾梅利斯射成1:0,怎料4分鐘後,車仔前鋒舒夫真高閃電式爆入禁區,怒射遠柱扳平1:1。4分鐘之內就寫定了全場比數,並非代表賽事欠缺可觀性,但閃電的兩個入球就教盼望再有「士哥」的球迷若有所失,而車仔更因參演此齣短片,導致中堅泰利要倦勤下周日聯賽盃決賽,可說因「短」失大!
最佳外語片
國際米蘭2:2華倫西亞
意甲國際米蘭主場與西甲華倫西亞踢成2:2的作品,原本有機會角逐「最佳電影」,可惜不敵巴、利之戰,最後只能帶着無奈榮膺「最佳外語片」。國米和華倫「你一拳、我一腳」,前者先後由甘比亞素及馬爾干的入球兩度領先,但華倫就兩度追成平手,而大衞施華完場前4分鐘的入球更教國米球迷抹一把冷汗,而此役質素極高兼且娛樂性豐富,實在與今期流行的官能刺激「電影」不謀而合。
最佳視覺效果
羅馬全體球員
意甲羅馬主場與法甲里昂媾和0:0的賽事,兩軍共產生11張黃牌,當中不少是前者球員插水而自討苦吃,故此「最佳視覺效果」,就毫無爭議地成為羅馬全體成員的囊中物;包括托廸、文仙尼、彭路基和麥薩斯等8名羅馬球員先後被罰黃牌,其中不乏無故「倒地」所致,從遠處觀之,球員彷彿飾演翩翩起舞、但失足倒地的舞蹈家,正面說是「養眼」,負面說則「刺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