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重看自己當年的短片《暑期作業》(SummerExercise),發現有個很嚴重的問題,就是由於當時過份渴望透過這條短片告訴人家,我能掌握各項電腦特技技巧,於是我就像條不懂吃飽的金魚般,不斷加重電腦特技在片中所佔的比重。最後十二分鐘的短片,每分鐘畫面均呈現大量特技效果,簡直像某公司為了推出最新電腦特技效果程式時,而隨貨附送的一條介紹示範片一樣。
現在每次在講座中重播,我都不免有點難為情,看後還感到一陣暈厥。每次播放前,我都會向同學清楚說明,播這部片並不表示我覺得自己拍得很棒,而是希望他們能從這部片中,發現我當年做錯甚麼,避免犯上同樣錯誤。
初從事創作的同學,很容易會出現這種為形式而形式的問題。到我們稍為長大,就該明白形式只是表現內容的一種方法,你必須知道自己的故事在說甚麼,從而決定運用哪種表現形式最為切合你的主題。
真正的導演該讓觀眾能夠投入角色的思考方向,而不是賣弄甚麼鏡頭剪接技巧。待你真正開始從事電影後,你會明白,形式固然是以內容作依歸,但更甚是正如馬田.史高西斯(MartinScorsese)所說,成本同時也決定了你的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