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中歲月 - 陶傑

墨中歲月 - 陶傑

農曆年初一,在澳門看宮廷墨跡,博物館空無一人,這樣的年,像過得特別有氣派。
古時的帝皇,雖然專制,到底還能個個寫一手好字,因為稱為「墨寶」,書法是神聖的技藝,不像今天可以隨便糟蹋,再殘暴的獨裁者,臉皮還是薄薄的,如果知道自己那手書法像猴子畫抽象畫,到底知恥,絕不會亂題字污染環境。
農曆年初一,清代的皇帝隆重開筆,康熙在亁清宮升座,召來王公侯臣,齊刷刷跪在案前。康熙捲起衣袖,甩開膀子,揮筆書寫一個「福」字,挨個賜給眼前的大臣。得到皇上墨寶的,無不歡天喜地。
雍正改在養心殿東暖閣開筆。除了福字,還加題幾句吉利話。到了亁隆,增加創意,年初一開筆之前,先遍訪宮中名神大佛,燒香上供,再給孔子牌位磕頭,折騰了半日,方來到重華宮漱芳齋,鄭重其事,先抄錄一遍心經,然後再開始書福。不但大臣,連妃嬪都各可領一張,比起爺爺和父親,亁隆比較Human一些。
重華宮是亁隆少年時獨居的地方,宮柱不是像其他大殿的朱紅色,而是髹成綠色,象徵青春年少。亁隆很喜歡重華宮,因為這裏有他孤獨而充實的少年歲月,就像電影《大國民》裏那塊著名的滑雪板「玫瑰花蕾」,變成報業大王老來的情結一樣。
亁隆手錄的心經,擺在展覽館,跟他爺爺的心經手跡放在一起。康熙的書法學明末的董其昌,亁隆學趙孟頫,兩爺孫的字都很雍雅──不臨近細賞,也就不明解馬料水「雍雅山房」這個名字氣派之由來──爺孫倆隔了百年,為什麼抄錄的是同一篇佛教的經典呢?
如果亁隆已經學會使用鵝毛筆,宮裏有羅馬的傳教士,教他在用毛筆抄心經之外,也用鵝毛筆抄錄一遍聖經的創世紀,或退而抄錄一遍《王子復仇記》哈姆雷特的獨白:Tobeornottobe,一百五十年的歷史,就要改寫了。
中國的宮廷,時間像是靜止的,叫做Timeless,宏大從故宮的簷廊,微小如帝皇的墨跡,都像浸潤在曉月一抹薄荷般的涼色裏,千百年過去,泛不起一絲漣漪,直到外國艦隊的炮聲,像博物館外媽閣的爆竹聲一樣,把一個腐枯成酸的古夢無情地驚醒。博物館空廊無邊,一個人走着,地板和玻璃櫃所見自己的影子,仔細看,背景裏,還依稀有一隻麒麟的銅像,怒目在淡紫的曙色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