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政府為中小企而設的信貸保證計劃,去年累計壞賬率略有上升,由05年近2%升至06年近2.5%,涉及政府向貸款機構支付的索償金額共6700萬元;工貿署發言人表示,在加強審批程序後,被濫用情況已有改善。
去年11月,審計署批評中小企信貸保證計劃有被濫用情況,工貿署發言人稱,已推出多項措施改善及強化審批機制,例如提升電腦系統,針對可疑個案如重複申請、或短期內開業結業的企業,作跟囗調查;為防止以不同公司名義重複申請,該署亦要求公司申報股東資料,規限個別人士申請上限。推行數個月以來,已發現5宗可疑個案,並追討有關款項。
政府承保額年內將用盡
香港中小企委員會委員劉展灝稱,信貸保證計劃能協助中小企,他們當然希望壞賬率為零,但2.5%亦不算嚴重。對於去年信貸保證計劃及市場推廣基金審批均出現下跌(見表),他認為,計劃已推出多年,出現下跌亦屬正常。至於該計劃未來的發展方向,他希望能配合珠三角產業升級,協助港商面對新的經營環境,相信計劃可在資源上加以協助配合;他又認為,計劃可透過商會協助中小企,針對不同行業需要。
至06年底,發展支援基金及市場推廣基金累計批出資助金額10.7億元,佔總承擔額76%,而信貸保證計劃累計批出85億元擔保額,佔總承擔額的80%。劉展灝認為,後者或於今年底便用盡政府承保額,而前者則於明年用盡資助金額,他希望在政府財政盈餘下,政府能繼續撥款協助中小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