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上空在大年初二出現一幕九霄驚魂:中國國際航空公司一架由哈爾濱飛往天津的客機,途經北京上空期間,因機頭擋風玻璃突然破裂,無法保持正常飛行高度及速度,就在千鈞一髮之際,幸得地面控制中心迅速與空軍聯繫,臨時闢出一條航道,讓客機以最短時間緊急降落北京首都機場,成功在27分鐘後脫險。
據《北京晨報》報道,事發於周一大年初二下午2時32分,北京航道區域管制中心的控制人員突然接到緊急通知,指一架正途經北京上空的國航CA1788航機,在逾4,000米高空機頭擋風玻璃出現了一道裂縫,且有不斷擴大的迹象,不能保持正常飛行的高度和速度。由於客機已無法繼續飛往到目的地天津機場,機師要求在北京首都機場緊急降落。
最短航程着陸 機上各人安全
控制人員立刻指揮客機下降到3,600米,其後經與空軍協調後,闢出一條臨時航線,讓客機以最短的航程,直飛首都機場緊急降落。而首都機場控制塔亦隨即作出安排,讓這架故障客機在下午2時59分左右優先着陸,機上乘客及機組人員全部安全。
據了解,一般在4,000米以上高空飛行的客機,一旦擋風玻璃破裂,機艙的密閉性將被破壞,客機必須立刻緊急下降到4,000米以下,同時所有機組人員和乘客必須在30秒內戴上氧氣罩,否則不到一分鐘,就會出現缺氧昏迷。
料冰雹肇禍 或玻璃安裝欠妥
香港前民航處處長樂鞏南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稱,內地大部份天空以及有關航道均由軍方管制,而北京航道區管制中心在處理今次事故中,能即時與空軍聯繫,開闢一條臨時航道給故障客機急降,顯然是一種進步,改善了以往雙方溝通不足的問題。
他估計,肇事客機機頭擋風玻璃突然破裂,可能是受冰雹襲擊,也有可能客機在飛機工廠製造時,機頭擋風玻璃因安裝欠妥善,導致玻璃面承受壓力的「應力」(stress)面不均。到客機在高空飛行時,因機身內外溫差以及氣壓等原因,令玻璃出現破裂。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