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近日拆息扯緊並非由於資金流出本港,而是因為套息交易,對於廣大市民來說,這又可以帶給我們甚麼訊息?
首先,如果套息交易是主要成因,則現階段市場及公眾或毋須對資金流出過份恐慌;其次,若套息交易的循環持續而交易量增大,意味即使套利活動令息差收窄,減低交易興趣,但拆息始終不會回落太多,會「晾」在某個低水平,只要息差一夠吸引,便會再有套利交易湧現。
不過,假如1個月拆息維持在4.25厘,則目前在按揭市場上承造「最優惠利率(P)減3厘」的銀行,同業拆息與P之間的息差便只得3.5厘至3.75厘,拆息若進一步升至4.5厘,加息壓力將會很大。
任志剛早發預警
金管局總裁任志剛自去年以來,便多次就本港息率可能突然抽高或追加「出口術」,呼籲銀行及負債一族注意利率風險及本身承受風險的能力。
但本港是容許資金隨意進出的自由港,在全球金融市場波譎雲詭,以及美國經濟前景未明的氣氛下,農曆年過後,資金流向會否出現變化?拆息會否進一步扯緊,如恒生銀行副董事長柯清輝所預測,3月份聯儲局會議前,港息可能先要調升?抑或長假過後拆息將回軟,消除加息壓力?情況有待進一步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