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發展計劃懸而未決<br>龍圃恐變雷生春翻版

政府發展計劃懸而未決
龍圃恐變雷生春翻版

【記者黃偉駿報道】仿照中國宮廷式設計的二級歷史建築龍圃大宅,自去年8月底成功保留後,用途至今懸而未決。負責項目的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計劃將龍圃打造成另一個南蓮園池,並將開支預算大幅調高230%,最快兩年內開放。承諾捐出龍圃的李韶博士堅持要政府先交出發展計劃書後始移交龍圃,以免龍圃變成雷生春翻版。
約60年歷史的深井龍圃大宅現時重門深鎖,大規模裝修工程仍未展開。整個龍圃發展與維修項目現由康文署助理署長吳志華統籌,署方原打算花1,500萬元裝修龍圃,但建築署專家在視察過大宅情況後,認為需增加開支至5,000萬元,包括維修大宅內三幅危險斜坡,預計本年底向立法會申請撥款,最快明年中施工。署方初步構思是仿效南蓮園池的管理模式,即政府擁有龍圃,但交第三者代為管理。

希望由政府管理

據了解,去年8月以1億元代價從家族當權派手上取得龍圃擁有權的李韶,對政府遲遲未能交出龍圃的發展計劃書頗有微言。雖然他去年9月已向民政事務局承諾將龍圃捐贈社會,但至今未正式移交,原因之一是擔心將龍圃交給政府後,會變成另一個雷生春。
九巴雷氏後人於03年10月將一級歷史建築、現有75年歷史的雷生春無條件送贈政府,但至今過了40個月,上址用途仍在研究中。
李韶接受本報查詢時承認,仍跟政府研究計劃書的內容,其中一項分歧是他希望龍圃將來由政府親自管理。他說大宅內有很多需要維修的地方,包括危險斜坡與拆掉荒廢泳池,5,000萬元預算或不足以應付。龍圃竣工後將成為本港一流景點,其父已故大慈善家李耀祥的遺骸稍後也會從內地移返龍圃墓園,將來供遊人憑弔景仰。
康文署稱,正為龍圃進行技術研究,其中一個困難是大宅內有多幅斜坡,署方會跟李韶緊密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