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口喻,大年初三即今天為赤口,免傷和氣,一般在大年初一初二拜年,初三稍休避開赤口;在老日子初四重新拜年直至正月十五元宵告一段落。
取赤口不宜拜年亦因假期仍然進行中,年初三成為過去多年在下擺精品盆菜宴招呼朋友的日子。起源本來為母親新春期間壽辰家人親友吃頓便飯,朋友聞風而至都對六百年宗祠屋簷下舉行的鄉土派對發生興趣,只要大家高興,本村大廚聯哥反正做一圍跟做二十五圍同樣花心機,為大伙趁年節玩玩。呼朋喚友:請帶同情人,伴侶,同媽家人及酒,大家Welcome。如是者擺了近十年。
說回來還是劉健威始作俑者,在盆菜仍未衝出圍村進入市區,韜韜移民加拿大仍未回歸香港重創大榮華圍村傳統食制神話,九七之前的新年除夕,一流搞手劉家舉旗在我們大祠堂舉行了一個以吃盆菜為基礎的文娛晚會,有歌有舞聲色俱備。這位近年香港興起私房菜之父,亦在派對之後推出「黃色門」私房菜館,天天賣個滿堂紅,帶起一番本城經濟景象。那夜媒體朋友極多,健威的傳媒人脈真是一流,假若當夜有啥大吉利是三長兩短,香港一半以上報館次天出不了報紙。自此,旅遊發展局舉行千人盆菜宴,引起各大小酒樓茶館快餐店興趣加入盆菜圍城行動,媒體促銷,一夜之間這系本來聲沉色褪的古老土樸菜式,幾成香港傳統食制的代表。
說它似本城任何一流行物事一窩蜂如蝗蟲退後漸次荼薇,又未盡然,過時過節尤其過大年,其滿城滿城熱賣的盛況仍然叫人感動。
本來眼見宴請朋友多年,雖然大家快樂參與便是最佳及唯一回報,只怕年年數百人共聚的情況三百六十五天才一次也會得叫人吃不消。但見母親歲月日增,見她健康也歡喜,朋友仍踴躍,只好繼續在赤口這天黃昏我家祠堂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