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學堂:豬年港股料先苦後甜 - 譚紹興

投資學堂:豬年港股料先苦後甜 - 譚紹興

今日是豬年首個交易日,正好與讀者一談豬年股市運程,看今年大市究竟是龍是豬。
翻查紀錄,由1970年至今,對港股來講,豬年實在是一個好運的年頭,例如在1971年豬年,恒指上升了60%!1983年豬年,恒指亦上升了12%,而1995年豬年,恒指也上升23%!在過往的3個豬年,港股皆有不俗表現,平均上升達30%,可見豬年港股應該有運行。
雖然上述資料已是由1970年至今,這37年的數據,可是僅得3個豬年,略嫌數據不夠充份,幸好美股的資料較長,由1871年至今,這130多年間,美股合共經歷了11個豬年,根據某外資行的數據,美股在這11個豬年中,有6個豬年是上升的,有5個豬年是下跌的,故平均來看,美股在豬年的上升比率為54.54%,只是略高於50%,勉強較擲「銀仔」為佳。
雖然美股在豬年的上升比率僅是54.54%,但仍較下跌比率高,若配合港股在過去的豬年全是上升年來看,港股今年應該不是「豬」。

3月趁低買滙控中行

筆者預期豬年港股可能會先苦後甜,尤其是3月初,市況將會較為波動,這當然不是從術數角度推測。因為3月初大笨象滙控(005)將會公布業績,滙控業績的好壞,往往會對大市升跌構成頗大影響,正如在2004及2005年3月,滙控公布業績前後,大戶便曾借滙控的盈利前景來推低大市,令港股一度出現頗大跌幅。
今年3月中,還有一個特別因素,就是恒指加入2隻新成份股,近期的托市火車頭中移動(941)在恒指的比重將由現時的21.32%,降至16.34%,不排除大戶們會以此為藉口,用中移動來推低大市。
其次便是資金流向,不知何解,在過去數年,大都在3、4月間便傳出資金流出新興市場的消息,去年5月初,便傳出資金撤出印度及其他新興市場,2005年3月初亦曾出現資金流走,令銀行結餘下降。至於今次會否又在3、4月間出現資金流走,暫時難料。筆者對3月港股略有戒心,但卻會趁調整吸納滙控及中行(3988)。
作者譚紹興為證監會持牌人士
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