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隻飛蟲、致命疾病「裂谷熱」、無助的病危病人,都未有把跟隨國際紅十字會義工隊到非洲肯雅協助水災災民的護士郭玉麗嚇倒,惟獨那裏晚間仍高達攝氏40度的高溫,卻令她一度想過放棄,即時回港。
郭姑娘在大埔那打素醫院當護士,在05年9月至12月到過印尼亞齊省做義工,那時是南亞海嘯發生約一年後,她到當地教導災民關於衞生的常識。去年12月底至今年1月底,她利用儲存下來和預支的假期,到肯雅東北面的Tuna河地區,參與救濟當地水災災民。
「香港人太幸福」
「嗰度水浸,70幾萬人無家可歸,蚊患嚴重,又有瘧疾,居民瞓喺樹林中,唔少仲有呼吸道感染、肚屙,小朋友生蟲,又缺食水。」此情此景,郭姑娘心知這次工作並不容易,「仲爆發緊裂谷熱,即係好似日本腦炎,係由蚊引致,有幾十人病死。」
眼見不少其他義工都被蚊叮蟲咬,郭姑娘自豪地說,「夜晚有千隻飛蟲,好彩我帶晒防蚊油、防蚊帶、蚊香。」不過更大的考驗是,那裏晚上氣溫仍高達攝氏40度,他們睡在防蚊帳內,更加悶熱,首星期晚晚睡不過兩小時,「好似瞓喺度焗桑拿,先發現原來香港人日日開冷氣,習慣晒。」出於一份使命感,又只是三個星期而已,加上失眠情況紓緩,令她終於克服下來。
每日走進偏僻村莊,跟醫生醫治病人,有時一日200人,有時一日多至600人,期間她遇到過兩個給她深刻印象的病人,一個是腹痛嚴重的危殆女人,在她和一名德國醫生的協助下,獲批准用車載她到市中心的醫院醫治;另一名心口疼痛的60多歲男病人,給他吃過「脷底丸」後,病情得以紓緩。
總結21日的體驗,她說:「好辛苦,從來未試過,好彩冇病過。畀到自己好大磨練,香港人太幸福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