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泊異鄉出賣勞力<br>鄧小平同鄉做棒棒軍

漂泊異鄉出賣勞力
鄧小平同鄉做棒棒軍

鄧小平「先讓一部份人富起來」的名言,成就了全國千千萬萬的億萬、千萬富豪。作為偉人的故鄉──四川省廣安市,儘管有部份的鄧公同村人當上個體戶,經營農家客棧、接待遊客而因此致富,但有更多人選擇外出打工,當中重慶著名、依靠出賣勞力的「棒棒軍」亦有來自鄧公的家鄉。 記者 重慶、四川廣安報道

中國已故領導人鄧小平出生地牌坊村,現已成為廣安市發展旅遊業的生招牌,並在近年投資6億多元打造「鄧小平故里」景區。該景區離廣安市區約10公里,主要以鄧公曾生活了15年的故居為中心,佔地逾800畝。

出生地牌坊村發展旅遊業

由於景區的建設,原牌坊村民自4年前遷居到與景區一路之隔的新屋後,牌坊村亦改名為牌坊新村。許多村民亦開始投入市場經濟,當上個體戶,從事旅遊服務業,招待前來瞻仰鄧公故居的遊客。全村現有30多家農家客棧,可容納過千遊客住宿,餐廳提供的川菜,據稱當中的亁煸牛肉、亁燒魚和麻辣豆腐等,都是鄧公生前喜愛的菜式。
牌坊新村現有居民368戶,共1,200多人。全村共有187幢充滿川東民宅特色的村屋,部份村民利用民宅經營農家客棧。其中淡氏農家的店主現由鄧小平表弟淡文泉兩夫婦和三女兒淡小蘭經營。
淡文泉在接受記者採訪時稱,鄧小平生前因擔心回鄉勞師動眾和勞民傷財,所以在15歲離鄉到法國留學後一直沒有回鄉。而鄧公逝世後,鄧家後人與淡家甚少來往。
而隨近年興起紅色旅遊,大批旅客一窩蜂湧去廣安,令牌坊新村部份經營客棧的個體戶先富起來。據容非農家客棧老闆娘陶女士稱,2004年生意最好,年收入可達8至9萬元,近兩年則因遊客人數下降,年收入僅4至5萬元。

遊客減少 青年離鄉背井

其他經營客棧的多名牌坊新村個體戶則稱,「現在辛勤經營只是賺到口飯吃」,因此村內數百名年輕人,近年也因在家鄉未能有發展而選擇出外,部份人到重慶或深圳等地打工。
相對已故國家領導人毛澤東的故鄉韶山,個個靠毛吃飯、發財,鄧小平同鄉多要漂泊他鄉打工。在重慶市,有數以千計的棒棒軍,流動在街頭巷尾,以出賣勞力替人搬運貨物,或挑行李。據稱,重慶市的「棒棒軍」中有三分之一就是來自四川廣安市。

鄧小平故里是國家四A級旅遊區。

鄧小平曾生活15年的居室。

鄧小平表弟淡文泉(左)和家人亦成為個體戶經營農家客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