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銀幕」設計一撞就散

「大銀幕」設計一撞就散

【本報訊】巴士撞車後上層被「劏開」的嚴重意外不斷重演,專家指原因是本港巴士上層設計為了美觀而採用大幅玻璃窗,支架結構變得太單薄,根本不能承受任何撞擊,加上大部份座位並無設置安全帶,令乘客飛出車外的風險大增。

支架脆弱 結構單薄

理工大學機械工程學系工程師盧覺強指出,雙層巴士的防撞設計全部集中在下層,車輛底盤可卸減撞擊力,上層為了節省燃油,結構較輕,只計算了乘客的重量及風力,並無預算防撞,加上近年巴士上層為了外形美觀及令乘客可以有較佳景觀,設計上採用大銀幕(大幅玻璃窗),支架相對變得單薄,「一撞就散」。以往舊式巴士上層玻璃窗間都加裝了一條橫柱,盧建議現今的巴士可效法,上層頭三排座位也應全部加裝安全帶。
香港汽車工業學會會長何懿德表示,雙層巴士上層結構單薄,其中一個原因是雙層巴士的重心須保持下重上輕,轉彎及傾側時才不會翻車。他認為巴士上層被「劏開」的意外接二連三發生,巴士公司有需要與製造商檢討巴士設計,除了車身應研究改用較堅固的物料外,巴士上層的支架也應加強,直接與車身大陣連接,減少車窗的面積,上層更應該全部座位加裝安全帶。
香港汽車高級駕駛協會副主席蒙海強表示,「(巴士上層)危機不嬲都喺度,今次上下層嘅撞擊力一樣,但係上層撞到凹晒,下層因為有車架,比例上都冇乜點變形。」
目前全港5,862輛專營巴士中,其中2,122輛的乘客座椅完全沒有安全帶,運輸署較早前完成的研究顯示,要為巴士部份高危座位加裝安全帶,設計需時18個月,每輛巴士的改裝費約15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