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呢樂人 西芹吹藍色多瑙河

騎呢樂人 西芹吹藍色多瑙河

樂器在我們心中已有清晰的定義。可是世界上有不少音樂家仍不滿足,堅決要搞新意,製造出不同的另類樂器。原因各有不同,有人企圖開發已有樂器以外的新音色,以創作樂器為本位;有人則為了在音樂上創新,在固有樂器上改裝。別以為他們都是「呃飯食」,其實個個好有音樂根底。

記者:梁俊鵬
攝影:譚盈傑、伍慶泉、梁俊鵬

蔬果演奏 玩轉經典

一首經典的《藍色多瑙河》,閉上眼睛,在澳洲演奏家ColinCyrilMinifie(下稱Col)的表演下音色悠揚。張開眼睛,他的樂器竟是一棵西芹!

製作直擊

1.Col先到超市找材料,原來香港有很多蔬果也是他前所未見的,結果他拿起了蘿蔔測試手感。

2.於蘿蔔中心鑽窿,令蘿蔔變成空心,空心蘿蔔很脆弱,若表層裂開就不能吹奏。

3.在蘿蔔表面加5個按孔,令蘿蔔可產生不同音階。

4.最後加上樂器吹口,蘿蔔就可發出如笛子的聲響。

樂器壽命頂多1個月

啓發他發明這種另類樂器,是因他參與了澳洲電視台的一個音樂比賽,為搞噱頭而成。88年,Col就在澳洲布利斯本舉行的世界博覽會中揚名,此後先後到俄羅斯、德國、美國、日本等地的電視台、商場表演,這次他來到香港,挑戰常人對樂器的認識。
Col的樂器全是蔬果製成,絕對是有期限的樂器,但並不是每款蔬果也適合製成樂器:「例如香蕉和西瓜就不行了,因為果肉不夠『硬淨』,吹奏時就不能發音。」即使成功製作的蔬果樂器,連最耐用的蘿蔔,用盡方法也不可能擺放超過一個月:「演奏較快的樂曲時我會用芝士,但只可吹奏時才可由冰箱拿出來,否則樂器便化為烏有。」而最大的問題,就是樂器損壞了,就得重新製作,吹奏的技巧只得遷就每種蔬果的差異,故此更要勤加練習,以短時間適應新樂器。

阿Sir來自樂人谷?

Col演奏的多數是膾炙人口的簡單樂曲,像童軍出場的主題曲《ScotlandtheBrave》、《Jambalaya》等等,很易就令人誤會他是旁門左道,只求出位,欠音樂造詣。「其實我年輕時也擅於鋼琴、色士風等樂器,愛好Jazz、Rock等音樂。」事實上,他在澳洲已有50多位有音樂背景的學生跟隨他學習蔬果演奏,有時自己也會親筆寫歌,玩盡這非一般樂器。

●吹奏時又可在腋下夾着一個連接了特製蘿蔔的氣球,控制氣球漏氣速度可產生特別音效。

●在澳洲時已與朋友Jam歌,演繹FolkSongs最自然。

●樂器吹口、粗幼不同的鑽器、生果刀……每次表演Col都帶齊道具,萬一樂器損毀都可立刻做個新的。

蔬果妙韻賀新歲

日期:16/2、17/2、19/2、20/2(16:00)
每場半小時
地點:沙田新城市廣場三期一樓天幕長廊
查詢:26916576

獨弦琴手 張藝謀寶貝

結他有5條弦線,音階亦有限,只有單弦的獨弦琴竟比二胡更伶仃?唐小媛就憑一手出色的獨弦琴獲名導演張藝謀選為「奧運寶貝」,參加04年雅典奧運會閉幕禮的「北京八分鐘」表演,在數以萬計來自世界各地的觀眾前獨奏一曲《藍色夢島》。曾出訪歐美日超過10多個國家,以19歲之齡來說成就可不小。

●唐小媛年僅19歲,散發京族少女獨有的魅力。

京族樂器需無師自通 

獨弦琴,是京族特有的彈弦樂器,近乎失傳。練上獨弦琴,純粹是一個巧合:「起初只是隨意玩玩,可是舅舅看到我有這個天份,就特地從越南買來一個獨弦琴給我。」當時只有9歲的唐小媛就背起推廣京族音樂的責任,走到北京去學習中樂,現就讀於中央民族大學音樂學院。談起演奏的技巧,小媛說老師都教不了:「由於只有一條弦線,每人的手感、指尖大小也不同,左手拉搖桿,右手撥弦,兩手平衡要好,若要彈不同音也得自己摸索。」獨弦琴音域有近四個八度,不會彈的人,只能讓它發出幾個單調的音,熟練如小媛的演奏,則能奏出美妙的曲調。雖是陽光女孩中樂團的成員之一,獨弦琴的獨特性為她帶來獨奏的機會。

●原來早於唐代已有關於獨弦琴的記載。演奏時右手撥弦,左手握搖桿,改變弦的張力,從而產生不同音調。

●20多位「陽光女孩」來自中央民族大學音樂學院,但有指她們有抄襲女子十二樂坊之嫌。

北京女子中樂團「陽光女孩」

日期:16/2(13:30、17:30、19:30);17/2-20/2(15:30、17:30、19:30)
每場半小時
地點:太古城中心 
查詢:25688665

實驗音樂 即興演奏廳

陳偉發為劇場、舞蹈表演、獨立電影等做配樂,至今已有13年。被稱為香港實驗音樂中堅分子之一,本身擅長演奏結他與低音結他,但若有細心留意他的演出,會發現他總有些奇怪道具跟身──氣球、水桶……都是他的樂器。

●陳偉發自製的3條弦樂器,似極瘦身版結他,現已沒彈奏。

氣球、水桶「賣飛佛」

「製作、改裝樂器,或是用一些道具演出,並不是為突出自己,而是為配合自己的音樂創作。」Jazz、Blues等實驗性大的音樂類型就是他的最愛,由於即興的成份重,所以不時也需要一些樂器以外的道具幫忙。氣球與水桶就是他持續使用的樂器:「水具有流動性,將不同容量的水注入水桶中再敲打,就可以產生不同的音調。」陳偉發又提到一次到台灣劇場演出,甚麼樂器也沒帶備,見到現場的椅子很特別,就拿來當樂器。最近他就為詹瑞文的戲劇《廁客浮士德》負責音樂部份,彈結他之餘還加插電腦特效,甚至扭曲膠水樽產生聲響。多事,還是為服務自己的音樂。

●利用鐵夾子夾在結他的弦上,夾的位置都很講究,可彈出類似鐘聲。

●「SpringDrum」透過彈簧的震動,可產生雷聲與雨點聲音,陳偉發多在舞台配樂時使用。

●年前於藝穗會的演出,陳偉發負責結他,其他Band友就以敲擊樂演出。

大娛「樂」家
音樂的絕對零度

已故的JohnCage,生於1912年的美國,被稱為實驗性音樂作曲家。其中廣為人知的是他的特製鋼琴(PreparedPiano)。事緣1940年,Cage受聘於西雅圖一音樂學校為舞蹈表演伴奏,但他發現場地太小,無法容納他預先構思的敲擊樂團,而且舞台上只有一台鋼琴。Cage想起師傅HenryCowell亦曾利用鋼琴作另類演奏,如撥弦、刮弦等技術。靈機一觸下,便想到在琴弦中加插不同質地的物件,以製造更多聲音。

●JohnCage在琴弦插入螺絲、橡膠等,令鋼琴音色與音調產生分別。

而另一件令Cage流芳百世的是其創作的《4'33"》。他用計時器準確在4分33秒鐘製造完全寂靜的空間,其間他只把鋼琴的蓋子掀起再放下,製造出不同長度的寂靜。作品剛好用了273秒,而絕對零度就是-273度,兩者是否有關就不得而知。

自製騎呢樂器鼻祖

實驗樂器的鼻祖BartHopkin,他於1974年畢業於哈佛大學音樂系,又在三藩市州立大學取得教授音樂的學位。他本是個專業結他手,曾花多年時間創作牙買加的兒歌與教堂音樂。他曾說過兒時已愛上敲罐敲平底鍋,便索性自製樂器。他的樂器講求實用,並沒花太多心思於樂器的外形上。

●照片中各式各樣的樂器皆由Hopkin親手製作,但都以彈奏容易為依歸。

●Hopkin曾出版季刊《MakingSimpleMusicalInstruments》,教人DIY樂器。

掃帚節奏玩餐飽

Stomp是來自英國的8人表演勁旅。早兩年曾來港演出,相信不少人已親身見識過他們獨特之處。表演結合爆炸性舞蹈與撞擊節奏,利用垃圾桶、掃帚、鼓、椅子、籃球、油轆甚至火柴等等日用品,創造不同類型的節拍、音樂及舞蹈。至今他們已在42個國家演出,有14年的表演經驗。

●8人各師各法,巡迴每個地方總會舉行8場演出。

●揭報紙都有得玩,刮鋅盆的聲音更令人起雞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