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奶北上按摩足底筋膜發炎<br>腳底灼痛 半夜痛醒 治療兩月

師奶北上按摩足底筋膜發炎
腳底灼痛 半夜痛醒 治療兩月

【記者趙燕婷報道】前往深圳接受腳底按摩是不少港人周末節目,但按摩技師質素良莠不齊令顧客受害的病例逐漸增多。有註冊脊醫指一旦力度過大,即使是一次腳底按摩,也足以令軟組織損傷及發炎,如沒有適當治療,更可能引發慢性足底筋膜炎,上月就有兩至三人因而求醫,直言是「腳底按摩,越按越傷」。

可引致骨刺形成

註冊脊骨神經科醫生及物理治療師何應輝指出,適度的腳底按摩確能減輕腳部的痠痛不適,但每個人對按摩力度的耐受性不一,尤其是患有扁平足、X型腿、O型腿的人士及長者,按摩時更應注意力度,否則容易引致慢性足底筋膜炎,腳掌着地即痛得無法走路。
足底筋膜炎是指足底筋膜因受傷或勞損而引起的炎症,是足部疼痛的常見原因之一。患者會感到腳跟疼痛、紅腫或灼熱,清晨睡醒腳掌着地時,疼痛感覺尤為嚴重;隨着白天活動,痛楚會稍微減輕;但若長時間站立或行走後,疼痛又會加劇。如沒有適當處理,痛楚可以持續數月至數年之久,更可引致骨刺形成,又或變為「氣象腳」,天氣一轉腳底就發痠疼痛。
要治療慢性足底筋膜炎,患者可以接受冷敷、紅外線及衝擊波等,有助消炎及減輕痛楚。何應輝建議除適當運動外,患者應盡量減少站立或走路;穿着合適的鞋墊;以及進行家居運動如伸展運動、強化運動和深層按摩。但他強調由於腳部承受全身體重,所以治療往往需要一段較長時間。

以為越大力越好

39歲的連太經常到內地公幹,順便接受腳底按摩,當初誤以為按摩力度越大越好,更有感「細力都冇乜料到」。三個月前,她接受按摩時感到疼痛,但卻以為是正常反應,未有多加理會。豈料,她翌日起床時腳底灼痛,休息一會兒後方可走路,及至晚上睡覺時更「半夜痛醒」。經脊醫診斷後,證實她患上足底筋膜炎,需要接受為期兩個月,包括紅外線、電療和衝擊波等十多次治療。

預防足底筋膜炎

‧接受腳底按摩時,切忌勉強忍痛,應請技師放輕力或停止

‧控制體重,避免過胖增加腳掌壓力

‧減少站立或走路的時間,並應多加休息

‧避免鞋跟過高、鞋頭過窄或鞋底過硬的鞋子

資料來源:何應輝

衝擊波治療可以消炎及減輕痛楚,有助治療足底筋膜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