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南丫島土生土長的逃學男童,搖身一變成為國際知名影星,周潤發的艱辛成功歷程,幾年前已成為中學教科書教材,今年又有小學的中國語文以「周潤發學英語」為教材,描述他苦學英語的經歷,藝人能有此榮耀,不枉此生!
周潤發揚名荷李活,為港人爭光後,他的奮鬥經歷和成功之道於2003年被列入中學教科書,到今年牛津大學出版社轄下的啓思出版社,再度以發哥為小學教材,該出版社於去年尾推出的新編小四下學期中國語文,其中單元12之《勤奮堅毅》篇,通過敍事來寫人,第8課就是「周潤發學英語」,內容是改編自陶傑的《大器晚成周潤發》文章。
太太親自教學
文中指發哥念了三年中學就到社會謀生,語文基礎比較差,拍戲念對白比別人辛苦十倍。後來他到美國拍西片,在美國生活的時候,決心學好英語,由最基本的A、E、I、O、U發音學起。首先他跟太太一字一句學,然後再請老師教導,又時常收看英語頻道節目,以增強英語聽說能力,他一邊學一邊工作,雖然當時已年過40,但他終於克服了困難。
由於發哥做到老、學到老的堅毅不屈精神很值得年輕一代學習,所以繼中學教科書後,小學教科書一樣以他的人生經歷作教材,前日發哥在電話中回應說:「幾年前有中學教科書搵我經歷做教材,自己已經好驚喜,諗唔到連小學教科書都運用埋嚟做教材,呢個係我嘅榮幸。」
「唔使怕困難」
發哥續說:「我希望香港嘅年輕一代都可以唔怕辛苦,為理想努力去達到目標,只要有恒心,我相信任何困難都唔使怕,以前我成40歲人先走去美國學英文,經過一年嘅努力,總算能夠識講識聽,但學無止境,到今日我一樣會搵老師繼續進修英語,唔敢偷懶。」
採訪:葉雪
課文摘錄
「周潤發是香港電影界一顆閃亮的明星。他念了三年中學就到社會謀生,所以語文基礎比較差,拍戲念對白時比別人辛苦十倍。」
「四十歲學英語,困難是很大的。但他勤練會話,努力熟習美國社會常用的俗語,又一邊工作一邊學習電影行業的專門用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