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頂不住這隻《歷史幾狼都有之十大帝王》DVD,說的不是內容,而是黃毓民的懶音。不明白這麼大個人,還說是大學教授,竟然連懶音也搞不好,膽敢走出來說文賺錢。
《歷史幾狼都有之十大帝王》是套講述歷史的DVD,內容極好,百看不厭,加上維園阿伯式的勞氣演繹,是香港最好的歷史說教課程,不過說歷史故事,必定會提及很多「中國」的字眼,黃毓民就竟然讀成「中角」、「我」就讀成「餓」、「你」讀成「梨」、「光」變成「江」、「項羽」變成「戇羽」,他還大大聲說歷史人物的不是。你呀,嚿幾水叫人買隻碟,讀粒字都未清楚!
懶音不是缺陷,一定可以改,好,我當你改不了,但你上台表演喎,是否應該執正一點呢?你有本事就在盒面寫着「敬請注意,本片全以懶音演繹。」
我對懶音的反感,不只是中文,英語也一樣,正如公司的黑人同事說英語,嘻呵哈喜咁,明明是Document,他硬按着喉嚨說成「多僑民」,再加少少鼻音,發音仲慘過我們的ChineseEnglish;最大件事還是電話對話,一輪Rap式英語說出他在機場過不了關,你有點責任感好嗎?你要我幫你喎,可否清清楚楚說出情況呢?我睬他才怪,只用中文答他:「好呀,你等吓喇。」
如果家中有小朋友,記得,不要給他們看,以免教壞細路。
文:林愛雯
Bytheway
喂,林愛雯,我絕不同意,你聽錯了。黃毓民的發音是「中覺」,不是「中角」,他和當年老友鄭大班一樣,「香港」變成「巷講」。
黃毓民,枉「梨」為人師表,還當上大「殼」教育工作者,四處批判「中覺」歷史和「巷講」政治,竟然唸不好一個中文字,還出DVD搵錢,唉,真係「毓民幾狼都有之十大懶音」。
毓民,其實17「連」前在課室上堂時,你滿口懶音,「餓」已經頂「梨」唔順,想不到今時今日「梨」都未改過,好令「餓」失望。(註:除了懶音,他是個好老師。)
文:男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