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通脹較預期溫和<br>加息壓力減滬深股市飆

內地通脹較預期溫和
加息壓力減滬深股市飆

內地公布1月份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較去年同期上漲2.2%,增幅低於市場預期的2.5%,亦較12月的2.8%回落,心理上解除了市場對人行短期內加息的憂慮,深滬股市昨日發力齊升。不過,不少經濟師均認為,1月份數字受季節性影響,須綜合觀察2月份數據,以及繼續關注食品價格自去年底以來的急速升幅,會否蔓延至其他領域,才能消除通脹憂慮。

【本報訊】路透社引述有份出席人行簡報會的內地銀行界消息指出,即將公布的1月份廣義貨幣供應(M2),較去年同期增長15.9%,但較去年12月份的16.9%放緩,不過1月份新增貸款則達5676.43億元(人民幣.下同),是2000年有紀錄以來單月新增貸款的最高水平,當中4大國有商業銀行的新增貸款合計共2900億元;期內狹義貨幣供應(M1)較同期增長亦加快至20.2%。

滬綜指突破2900大關

內地通脹降溫,減低人行短期加息機會,內地股市乘勢再衝前逾2%。其中深綜指創新高,收報726.9,升幅2.25%;滬綜指突破2900大關,漲2.59%至2905.09。兩市總成交急增至1124億元,兩市共接近50隻股份漲停板。統計過去7個交易日,滬深股市分別累計飆升11.2%及13.1%。
滙豐銀行中國區高級經濟師屈宏斌認為,1月份CPI增幅較市場預期放緩,但由於今年農曆年延至2月中,上述數字包含季節性因素,他估計2月份CPI增幅有機會回升,因此要待首2個月數據公布出齊後,才能較準確分析形勢。
佔CPI近三分之一比重的食品價格,1月份較去年同期上漲5%,主要消費品中,油脂價格及糧價(grain)分別上漲16.7%及6.9%;若剔除食品價格,1月份CPI增幅僅為0.7%,去年全年CPI漲幅為1.5%。人行行長助理易綱前日估計,今年CPI可控制在3%以內。
儘管人行因食品價升而加息的機會甚微,但屈宏斌認為,人行會密切注視食品價漲幅是否有蔓延其他領域之勢,因為會引發年內溫和加息的可能。
渣打環球研究部高級經濟師王志浩亦說,1月份數字最少在「表面上」,紓緩市場對人行即時採取行動的憂慮,但去年1月份CPI增長為1.9%,而農曆年是提前在當月來臨,惟今年卻滯後至2月,折算有關因素,現時數字只屬溫和放緩,通脹關注暫未確定是否解除。

數字未反映真實情況

渣打銀行(香港)經濟師許長泰補充,要再觀察1、2月份CPI數據,才可知道實際通脹情況,他認為內地通脹風險仍存在,預料人行在第2季,會有加息或進一步調高存款準備金率動作,估計後者將每季上調50點子,由現時的9.5%逐步升至11%水平。
對於消息指1月份M2增長減慢,王志浩說,有助減低市場對人行短期內調升存款準備金率的揣測,但期內M1升幅,是過去3年半最急劇一次,新增貸款亦顯著上升,顯示通脹壓力仍強。

內地通脹降溫,減低人行短期加息機會,內地股市乘勢再衝前逾2%。 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