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周一(19日)是中國領導人鄧小平逝世10周年,日本《產經新聞》昨日起開始連載《鄧小平秘錄》,由分析鄧小平鎮壓「天安門事件」開始敍述有關鄧的秘辛,全文共有六部份。在昨日發表的序言裏,除肯定鄧對中國發展所起到的作用外,亦提到其先讓一部份人富起來的經濟措施,造成現時社會貧富懸殊、腐敗蔓延的嚴重問題,以及在香港推行「一國兩制」,作為兩岸統一的武器。
不滿出生地被用作牟利
文章指鄧小平曾討論個人崇拜,並批評民間利用他的出生地牟利的做法。而他自16歲留學法國後,就再未踏足四川廣安的家鄉,而家人之中亦只有三女鄧榕曾在1989年回過老家。但在鄧死後,其故居卻被裝修得相當豪華。
鄧小平在1978年主導的改革開放,表明其不願重踏已故領導人毛澤東的覆轍。民眾由物質貧困和精神壓抑,轉而追求豐足和自由,文章稱此為中國的「第二次革命」,但鄧在政治上卻是頑固的保守派,令有意進行政治改革的總書記胡耀邦和趙紫陽先後遭他打壓下台。
鄧小平雖歷經無數風波,但天安門事件卻是其一生最大的危機。文章指,這次事件與文化大革命一樣均是現代中國矛盾的爆發,也是重大歷史的轉捩點。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