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姑歲晚去還神,原來曾經叫菩薩保祐人到中年的女兒嫁得出。這個時勢還有這樣廿四孝的母親,真是反浪潮。前衞老人可不是這樣的,她們叫女兒慢慢來,明明揀唔落手就算數。老姑婆經濟條件好學養佳人際關係和諧,明明樂得單身舒爽自由,不必勉強湊合。幸福不一定要雙數,單身女子自置公寓閒時招呼阿媽hightea傾心事不知幾好,嫁出去反而要花盡心機討人家的老母歡心,忽略了自家高堂。嫁出去的女兒是潑出去的水,老母親跟女兒感情深厚,捨不得潑她出門,老來從女,假如有兩個未嫁的女兒傍身,組成一個無代溝的墟,這就叫做行晚運。
女子不是愈來愈功利,只是男人不自強,揀來揀去,寧願揀陪阿媽終老。你反駁是我歧視眼,可是,翻開報章,二世祖什麼少的那些品種,你願意委身嗎?求其撞上的,不是花心蘿蔔就是裙腳仔,調查說香港男人三字頭仍然攤大手板問家裏要零用。逆子粗口粗腳要錢不遂拳打老媽的新聞時有所聞,最近一樁最為人不齒。這種死仔包,沒做好兒子「這份工」,對阿媽不敬的男人,怎會對另一個女人好。要精叻香港女子嫁這樣的賤男是會遭受天譴的。
問女人,香港地有無好男人?調查必須用測謊機一試,女士們再難死撐,查實個個身邊都有難搞的伴,兩個人的小型集體回憶乏善足陳,能將男人當天星碼頭鐘樓般推倒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