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籲勿質低圓滙<br>G7可能迫日圓升值

歐籲勿質低圓滙
G7可能迫日圓升值

七大工業國(G7)沒有在公報中特別提及圓滙,加上美國財長保爾森重申強美元政策無變,日圓兌美元昨一度跌見122水平,兌歐元更創下歷史新低。不過,歐洲央行行長特里謝「提醒」炒家切勿孤注一擲質低日圓,惹起市場揣測七國必要時會點名撐日圓,成為他們出招唱高人民幣的翻版,圓滙遂在低位有支持。

【本報綜合報道】美元一度升0.37日圓,至122.10日圓,與1月29日錄得122.19的4年高位僅一步之遙。歐元兌日圓交叉盤曾攀上158.99,創新高,漲0.67日圓。

特里謝保爾森打對台

歐央行行長特里謝警告,市場人士在滙市單向「下注」,要冒上一定風險,矛頭顯然指向日圓。日本財務相尾身幸次和加拿大財長道奇,附和特里謝的言論。德國財長布呂克則指出,如果日圓未見反彈,七國便不應保持緘默。
圓滙其後回穩,美元兌日圓曾降至121.59,倒跌0.14日圓;歐元最多回吐0.74日圓,低見157.58。雖然美國財長保爾森貫徹傳統,重申強美元符合美國利益,但七國顯然擔心利差交易(carrytrade)會人為地質低某一隻貨幣,金融市場出現大震盪的機會將相應提高。

點名托人民幣現威力

一旦七國在公報中點名托高圓滙,應可發揮一定威力,尤其是市場積聚大量日圓利差交易倉盤。去年4月,七國首度「白紙黑字」表明希望人民進一步升值,人民幣兌美元在跟着的3個月升了0.4%;當七國於9月再特別提及人民幣時,滙率在之後3個月更飆升1.5%。去年4月至今,人民幣累積上漲3.3%(見圖)。
七國對上一次在公報中提及弱日圓造成問題,要追溯至1998年4月,當時美元處於130日圓附近爭持;可是美元兌日圓不但未見即時大跌,反而在同年8月攀上147日圓。不久之後,俄羅斯爆發債務危機,觸發日圓利差交易平倉盤湧現,美元兌日圓在短短兩個月內暴挫逾兩成,於10月中滑落至114.40,並成為對沖基金「長期資本管理」(LTCM)出事的導火線。
但有分析員說,炒家會猜試成員國的底線,倘日本央行於下周二和周三議息時未落實加息,圓滙短期內恐再遭狙擊。美國銀行(東京)高級經濟師藤井知子估計,在未來一個月,美元兌日圓會在118.50至123之間上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