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主席的身家,可以隨股價上升而增加幾倍,難怪如此多人前仆後繼,以一嘗上市而後快,進而鑽研財技。
新世界數碼最近宣布,計劃收購蒙古西部一個煤礦點,作價12億港元,折實是4元一噸煤。收購毋須現金,分別以股票、可換股債券及貸款票據交收。收購公布過後,新世界數碼股價由兩毫七升至最近最高個半,接近6倍。
公司轉型,為股價打氣,可以是短期沖喜,又可以是長遠抗戰。高寶綠色要用車胎煉油,現在還未有起色;寶途變身為意馬後,今年股價升近10倍。新世界數碼從科技公司變為包機公司,如今再變為煤礦公司,由虛變實,從天落地,進一步再鑽入地底,是否等如找到方向?
參照神華做煤的經驗,印證新世界數碼轉型為煤礦前景如何。神華每噸煤的生產成本是57元人民幣,新世界數碼以每噸4元作價,數額微不足道,不會令成本嚴重加重。等如地產商以優惠補地價將農地轉為商住地,麵粉價平,麵包自然好賣。神華每噸煤內銷賣285元人民幣,淨利潤率有34%。每噸4元的收購價,佔售價1%,不會蠶食邊際利潤。
換言之,與其說新世界數碼收購煤礦,倒不如說煤礦主人借殼上市,否則又怎會用優惠價轉讓?煤礦主人提出的收購作價非常收斂,就算每噸加一、兩蚊,多拿一些股票,相信新世界數碼都會願意支付。4元一噸的收購價錢,反映煤礦主人自己未必有足夠彈藥,開採煤礦。這單借殼上市,互惠互利。
隨着收購而來的認購與配售,集資近6億,用作探礦及開探。若果以57元一噸的生產成本(未計運費),3億噸礦藏要花170億。6億集資,濕濕碎矣。若果借殼上市成功,未來再供股集資事在必行。小股東如果怕進一步被溝淡,趁現在近年高價,應該有所行動。
不過,以復牌後三日共10多億股的成交,小股東大概已經受這次轉型啓示,老早放棄在股東大會上投票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