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每年人流最多、生意最旺的維園年宵市場今日正式開業,作為年輕人創業試金石的亁貨攤檔大玩噱頭、各顯神通,除一連串與豬年相關的產品外,懷舊、出位、溫馨、激情樣樣皆有。有檔主表示,今年年宵市場碰上情人節,希望可以「食正條水」發新年財,惟內地製造的產品因人民幣高企令成本增加,利潤減少,惟希望靠薄利多銷獲一成生意增長。記者:陸羽平 白琳
昨日在維園年宵市場內,不少檔主都趕工搭棚布置場地,預備今日起一連六日的發財大計。場內雖有多名食環署職員巡查,但部份檔主「一於少理」,已是你買我賣搶閘開市。由於豬年將至,場內亁貨檔位大多售賣與豬相關的產品,就連攤位名稱也與肥頭耷耳的豬樣嘜頭扯上關係。
部份市民也趁昨日假期,帶同子女到維園搶先逛年宵。不過,由於只有約20檔搶先開市,因此他們只在年宵市場內逗留一會便離去。
望生意有一成增長
去年與拍檔賺得數萬元利潤的廖小姐,今年捲土重來,售賣自家設計的立體公仔揮春,她預期今年年宵有一成的生意增長。不過她坦言,雖然市道向好,惟產自內地的公仔揮春受人民幣升值影響,成本增加,因此不敢期望獲利太多。
懷舊及集體回憶是今年年宵攤檔的一個賣點。由城市大學學生組成的「釀釀掂」,力推香港傳統美食煎釀三寶造型的咕𠱸。他們更有一套獨特的營銷策略,例如將三寶放在一架流動車仔上扮小販走鬼,意念新奇。攤檔合夥人之一的城大工商管理系三年級學生曼儀介紹說,將油𣲷𣲷的煎釀三寶變成攬上身的軟軟咕𠱸,「希望可以帶起香港人嘅共鳴。」
亁貨產品中不難見到普通市民的新年願望。「最緊要正」檔位售賣吹氣水龍頭錢罌,設計者之一的邵小姐笑說,希望財爺在新一年的財政預算案中大開水喉,減稅及增加福利,還富於民。
不少亁貨及濕貨的檔主昨日紛紛表示,年宵擺檔最終還是「望天打卦」,只有天晴才能期望旺丁又旺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