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之見:信奉價值輕鬆落場 - 黃國英

英之見:信奉價值輕鬆落場 - 黃國英

做資產管理這盤生意其中一個最頭痛的問題,是來自客戶的干預。直至此時此刻,自己仍是採取全攻型的打法,是位高勢危,是全民皆股,也是燶味漸濃,但筆者自有打算,目前仍未是撤退的日子,而且相信股票,相信價值的話,是不怕短線的震盪,亦可以靠選股的技巧,來提升回報及降低風險。太多人被傳統一套所薰陶,不明白股市早已是個別發展,根本早已不是十上十落。
如果不是全攻型,根本不會有現時的回報率,位高勢危的感覺,不少人在18500點早就已經相當澎湃。筆者的信念,是頂多炒到爆煲為止,屆時可能回吐一至兩成,比起在幾個月前已理智地增持大量現金,除笨依然有精。
投資市場專修叻仔,因為叻仔的最大毛病是想賺到盡,反而容易輸死。當然筆者的堅持,換另一個角度看也是希望賺到盡,但用這個方法,要有勁輸一鋪的心理準備,和一般人走位要精準無比的想法,是大有分別。
熟悉股票,又信奉價值投資的話,現金水平長期偏低才是正常,主意永遠多過錢,加上當層次越高,越明白萬佛朝宗,投資少數股票的威力及需要,用盡資金輕而易舉。筆者近年為了迎合市場追求快速回報,增加短炒的比重,才會有增減現金比重彈性的需要。

未反映價值不應沽

買貴股票不高興,沽出價錢太低又不高興,其實投資的真正心法,是要快快樂樂,贏輸都是一場遊戲,做啱做錯也一笑置之,下次再進一步便可以,何必影響心情。放鬆來打,成績反而更佳。
兩三年前不少客戶投訴1.80元不沽太平洋恩利(1174),又有人投訴1.60元買要坐艇。現在回看,1.60元和1.80元買的分別根本不大,而當股價未反映心目中的價值,是不應該沽出,收成有時要長年累月,但短炒動輒止蝕,技術欠佳,斬三四次之後,更容易無力翻身。
黃國英
電郵:[email protected]
作者黃國英為證監會持牌人士,現持有太平洋恩利(1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