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自2005年6月起實行強化港滙的政策,若美元下跌至7.75港元(即港元處於強方)時,金管局便會作出干預,保證按7.75這個價格承接美元,避免美元進一步下跌,港元不能再上升,投資者對港元的升值空間亦不應存有任何厚望!
另一邊廂的人民幣則沒有同樣的政策,美元兌人民幣可以持續下跌,而本周終於看到美元跌穿7.75人民幣這個重要關口位。在豬年來臨之前,人民幣一再創了滙改以來的新紀錄高位。
一年可升值5%
由今年初每1美元兌7.805人民幣計算,在一個半月內,人民幣升值了0.7%;按這個上升速度推算,人民幣一年的升值幅度可達5.6%。真巧合,目前市場上「不交收遠期外滙」(行內俗稱「NDF」)合約的報價,正好反映人民幣一年遠期的升值幅度約為5.2%。兩者不謀而合,預計人民幣今年可升值逾5%的機會,即使不中亦不會相差太遠。
要賺取滙價升值,最簡單的策略便是購買人民幣,等待一年,若人民幣如預期般上升,便可賺取滙差。但假若人民幣沒有上升,或升值幅度十分輕微,便不能算是成功的投資。
然而,由於港人擁有自由兌換人民幣的優勢(不過每人每日有兌換上限),所以我們可採用另一套必贏的投資策略:
1.即時購入人民幣現金,存入銀行收息;
2.同時向銀行簽訂一年的NDF遠期合約,以高於5%的升值價格出售遠期人民幣。
這樣,我們便可鎖定兩個不同價格的利潤。在不計算買賣差價等操作成本下,不失為一個必贏的投資技巧。
藉債券提升回報
基於香港的人民幣存款息率普遍都低於1厘,但港元或美元的存款利息回報則在三、四厘的水平或以上,令利息回報不利於上述的投資策略,如果能令回報率上升,持有人民幣的投資魅力便會加大。
原來香港又有新驚喜了,只要人民幣的債券在港面世,其回報率將高於銀行的存款息率。按人民幣債券的回報率曲線(或稱「孳息曲線」)來推算,要取得2厘或以上的回報率應是輕而易舉,最終可望加強上述投資策略的吸引力。
陳鳳翔
中國工商銀行(亞洲)助理總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