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用投資為名的騙術近年以種金術最為盛行,受害人往往高達數千至萬餘人,「爆煲」後公司被清盤,受害人甚少能取回血汗錢,年前揭發有港人主腦在印尼和日本開設種金公司,害人不淺。
據知,在70年代初,開始流行層壓式推銷式,但在90年代政府立例禁止有關推銷術後,騙徒巧立名目,種金術應運而生。
豪華寫字樓作掩飾
所謂種金投資,是行騙集團用裝潢豪華的寫字樓掩飾,然後採會員制收客,他們推出連串投資計劃,項目包羅萬有,例如是投資置業計劃、貴價金屬、土地、環保產品及有機菜等。
騙徒會以高回報和累積積分吸引投資者入局,例如投資3,000港元,一年後可獲近10,000元回報。騙徒以新加入者投資金額應付舊客的回報,令人產生每個月都有糧出的感覺,參加者如滾雪球般不斷壯大,但最終都有爆煲一天。
本港最大宗的種金騙案,是99年成立的普達國際郵購有限公司,它於01年開始在印尼爆煲,主腦在當地坐牢一年後返港,再在港受審;在港被騙者逾萬人,涉款達七億元。最後主腦和高層共三人,被判入獄一年半至三年半。日本亦揭發由港人作主腦的投資騙案,800名受害人涉款一億八千多萬港元,數十名華僑於05年11月親來本港報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