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想飛之遊感而發:<br>撞鬼都要影 我為靚景迷

好想飛之遊感而發:
撞鬼都要影 我為靚景迷

蘇廸威David自小在美國紐約留學,一直不願返大陸,直至遇上了她—照相機,於是發了癲似的走進中國秘景,用上幾小時甚至幾日,為的是透過相機留住眼前最美的一刻!
記者:梁美甜(照片由被訪者提供)

●就連一間藏廟,在鏡頭下都成了動人的影像。

●稻城的紅與金從來是攝影愛好者的天堂。

中國風光有靈性

很多人去旅遊,為的是影靚相,有靚景,再辛苦再難去的都不是問題!像David,只要有靚景,他就甚麼也不理!跟他說起影相,他也就滔滔不絕地說起用富士相紙沖印有甚麼好、想拍金光一定要在日出日落、要拍一張好照片就一定要有耐性、德國鏡頭最好等等,好似好專業,但David卻直言自己並不專業:「我只是從攝影雜誌中偷師,將自己喜歡的影像拍下來罷了。」原來是無師自通,問他何以突然愛上中國?「兩年前喜歡上旅遊之後,就一下子去了20多個國家,還愛上拍照,外國景色美則美矣,但總欠缺一種靈性美。」說到靈性美,就不得不提中國的山川景色及亞洲的佛藏國家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都提過中國及周邊國家都有很多秘景,還散發着一股靈性。」為拍照,以為他就立即起程返大陸,結果……

●一直支持David拍照的定必是他的身邊人。

尼泊爾影到驚 火葬場哭聲連連

David即時計劃的,是尼泊爾(還是避了到中國)。怎知這次尼泊爾之行為他帶來畢生難忘的震撼,說的震撼可不是來自驚艷,「尼泊爾多寺廟,我自己又喜歡拍金光,於是避過正午猛烈陽光,約4點鐘左右到其中一座寺內拍照。」他心想4小時應該可以拍到滿意的照片,於是相約當地導遊8時在寺門口接回他,付過入場費之後,就走到寺院內拍照。尼泊爾並無所謂的停屍亭或停屍間,人死了一般都會在24小時之內火化,而火化或火葬地方都是在寺廟之內,而David剛好碰上火葬日,更好奇地四處拍照,就連火葬儀式至擺放屍體的小亭也不放過,拍得投入時,突然間聽到有人痛哭,哭聲淒涼,但舉目四望,卻空無一人,還發現自己走進一個室內地方竟渾然未知,「那一刻由腳底寒到上心口,第一時間就轉身向門口跑!」細問之下,原來當年政府貪污,在那兒殺了很多無辜的人,嘩!齋聽我都毛骨悚然。自此之後他就決定不再獨自走入陰森地方拍照。不拍死人只拍活人!David還在尼泊爾拍了很多人物照,「原來每張臉孔每個表情都訴說着不同的感受,從此也喜歡上拍攝人物。」

●四川的小村落也是好的拍攝對象。

早出晚歸 攀山涉水為好相

再按捺不住了,David終於在去年踏足中國,到過川西的亞丁,遊蕩於稻城的紅草地上,更走到丹巴的巴郎山、四姑娘山等,一下子走過多個內陸地方,為的就是拍到美麗的照片。「為了拍到金秋四川,我和朋友駕了十多個小時車,由成都跑上海拔4,900米,就是想拍一張自己都要覺得美的照片。」長途跋涉為的只是一兩張照片,很多人都覺得無謂,但愛影相的,卻很值得。「光、影、水、雲等等,每一秒都在變,這一秒鐘你不拍,下一秒鐘就已經轉了,可能更美也可能更不堪,只要捕捉到一剎那間的美,我就已經非常滿足了!」要靚,還得避人潮,「在九寨溝,風景真的很美,但遊人實在太多,你舉機想拍甚麼,其他人就盲目地跟你一起拍,非常騷擾!」為了避開九寨溝每天平均2萬遊人,於是他想到每天趕在旅行團到達之前及離開之後才拍照,「我知道九寨溝有旅遊巴士上落山,時間好像朝8晚6左右,我就7時前徒步上山6時後徒步落山!」辛苦換來的,是David可以拍出多張九寨溝於日出前雪還未溶的美景,本來還想問他滿足嗎?但由他看着照片流露出的愜意表情令我相信,這一刻他真的很滿足!

●都說景色每秒都在變,快門一刻都不能停!

●尼泊爾之行令David愛上拍眾生相。

很怕冷 還是踏上雪鄉路

David自言怕冷又怕熱,但拍攝的熱情令他非常矛盾,「春夏秋季都拍過了,惟獨冬季未拍過!」正因為未拍過冬天,因此非常想拍攝一輯冬雪的照片,看過旅遊書介紹,知道中國牡丹江的海林是出了名的雪鄉,令David蠢蠢欲動,但怕冷的他又不斷問到那兒是否真的很寒冷呢?下大雪又稱得上是雪鄉,溫度一定低,聽說在零下40度左右,而且要在哈爾濱坐幾個小時火車再北上才到達,這下子令David非常猶豫不決。但昨天剛收到他的來電:「我決定去海林了,很想拍下雪鄉的美景!」還是熱誠勝過膽怯。好,就等着分享你寒冷的雪鄉之行吧!

●寺廟有不可思議的事發生,卻也造就了很多好相片。

你也來分享吧!

David不是甚麼著名旅人,他只是我們一個長期讀者,喜歡去旅行,想和其他人分享自己的旅途上的種種樂事!你也喜歡旅行嗎?你也有很多旅事希望刊登嗎?歡迎你電郵至[email protected]或致電29908515和我們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