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一名身體不適女子昨日在筲箕灣橫過馬路期間,暈眩倒地,並滾入停在交通燈位前的新巴車底,嚇得巴士司機一直踏着腳掣,惟恐一旦鬆腳便會令巴士溜前輾過車底的女子,數十多途人見狀上前圍觀,並叫女事主不可亂動,直至救護員到場將女子救出後一段時間,司機才敢鬆開腳掣,但右腳踏住腳掣十多分鐘終告抽筋,事後亦被送院治理。 記者:周志鴻
女事主姓梁,59歲,患有糖尿病和高血壓,昨日到黃大仙廟求神後回家,在筲箕灣道近南安里橫過馬路,當時年約50歲姓麥的司機正駕駛82號線新巴,沿筲箕灣道西行,至上址停在交通燈位前。
途人叮囑事主勿亂動
女事主身體不適步履緩慢,在行至近巴士車頭時,行人過路燈已轉紅燈,司機再開車時見女事主仍在路中心,立即踏下腳掣停車,讓女事主繼續前行,豈料女事主突然在其車頭暈倒,並滾入車頭泵把下的車底位置,司機大吃一驚,立即熄匙,但卻不敢鬆開腳掣,擔心現場向下微斜,鬆開腳掣會令巴士溜前輾過車底的女子。
幾十名途人趨前,圍着手腳擦傷卧在車底的女事主,叫她不要亂動;幾分鐘後,救護員到場將女事主從巴士車底救出,她僅受輕傷,由於當時路上擠滿人群,巴士司機仍不敢鬆開腳掣,直至十多分鐘後,人群散去後他驚魂甫定放開腳掣,但下車時由於右腳踏住腳掣達十多分鐘,突然抽筋,事後與女事主一併送院,均無大礙。
路人應找磚石揳車輪
職工盟新巴工會理事長鍾松輝認為,當時司機可能受驚才會這樣做。鍾說,斜路停車正確做法,應先踏腳掣,然後拉手掣,繼而再入後波,就不會溜前。
警察員佐級協會主席鍾錦華則說,如現場附近有磚或石頭,途人可用以「揳」住車轆阻擋其溜前:「如果途人目擊傷者只係暈倒而無被車撞到,最理想方係將傷者扶出來去安全地方。」若不肯定傷者是否有骨折,恐移動他會令傷勢惡化,則不應移動傷者。鍾又說一般車輛在斜路停車只要拉手掣,除非機件失靈,否則不會向前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