衍生創富:業績期揀ELI有竅門

衍生創富:業績期揀ELI有竅門

藍籌股業績期已於上周揭幕,農曆年長假期後更是藍籌股業績高峯期,現階段購入股票掛鈎投資(ELI),由於距離到期日或首個分派期一般約有30至60日,相關ELI極有機會在業績公布或除淨期前後到期。為減低業績和除淨對ELI的影響,一些揀選ELI竅門值得關注。
在講解業績期選擇ELI的要訣時,首先要了解業績和除淨期將為ELI帶來怎麼樣的風險。一般而言,業績期間,正股股價會因相關消息而變得波動,若業績未如市場預期,或令股價急挫,便會增加接貨風險。

中低波幅股份較可取

此外,除淨當日正股股價將要按股息金額相應下調,如ELI在除淨日後數天到期,或可贖回ELI的分派日在除淨之後,便會增加接貨風險或降低提早贖回機會。基於業績期和除淨令股價變數增加,若ELI的到期日剛好在此段期間,投資者便應作出一些相應的防禦措施,在掛鈎股份及接貨價選擇上花點功夫。
就波幅來說,藍籌銀行股、公用股與盈富基金(2800)屬低波幅類別,地產、電訊和石油股為中波幅,至於國企股及二線地產股等則位列高波幅。現階段選擇掛鈎股份時,對象可留意中或低波幅者,減低股價在業績期內急升暴跌的風險。
參考價則同時略為調低,由於業績期正股的股息因素會令ELI年息較平常日子為高。故此,縱使選擇中、低波幅股份及調低參考價,亦有機會獲取合理年息,並達到降低ELI風險之目的。

註:數據以麥格理ELI產品為基準
麥格理證券(亞洲)有限公司衍生工具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