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受基金及散戶捧場的滙豐控股(005),上周四罕有地發出盈利預警,但集團在今次發出通告及其後召開電話會議的混亂安排,對滙控來說更是罕見。
無可否認,相對於集團面對的106億美元呆壞賬問題,上周四在處理問題時出現的混亂,可算是一件小事,但集團一直以穩固的企業管理模式見稱,加上歷年來亦面對過不少金融市場的「大場面」,但今次卻因為一個一個處理程序上的問題而失水準,其優質管理形象暫時難免受影響。
出現罕見混亂
筆者當天早上9時40分左右收到該通告的電郵,其後即見到股價急挫,但與此同時,亦收到多個查詢問及該則通告內容,筆者當時仍不知道該訊息並未廣泛知會,只見滙控股價無力反彈。在上午收市後,亦知悉集團將於6時召開電話會議就該問題解畫,反映管理層亦知悉需作補救。只可惜筆者按時撥電話參與,發現參與者不必加入密碼,可能因為該電話號碼已廣泛流傳,筆者直至會議中途才能撥通參與,令補救行動上亦出現另一個混亂。
不過,管理層最終亦清楚解釋有關美國按揭業務所產生的問題,並已就該業務出現較預期為多的呆壞賬問題採取了補救動作,除更換滙豐融資(HouseholdInternational)管理層要員之外,在新人事委任上亦反映今後滙豐融資進一步減退過往Household的業務策略,加快趨向滙控的經營策略及模式。
記得去年二月思捷環球(330)公布業績時,亦因為其女裝產品設計出現錯配而令業績遜於預期,當時管理層在分析員簡布會上作出詳細解釋及列出補救措施,股價亦瞬即回穩,以上周五收市價與當時急跌至56.5元作比較,股價已上升6成,反映管埋層只要知道問題並及時採取亡羊補牢措施,投資者亦不會輕言放棄投資於一間有質素的公司身上。
受制兩大因素
滙控的情況基本上亦相同,由於已採取補救措施,其股東大多會觀望其改善情況,因此,在今次問題上對滙控股價造成的進一步壓力料不太大。相反,滙控股價仍受制於兩大因素:(1)集團3月5日公布去年度全年業績,若當中仍有一些非預期的呆壞賬,又或盈利較去年底發表第三季營運數據所述的為差,股價料再試低位。(2)滙控於恒指成份股所佔比重逐步下降,在3月9日實施第二階段計算方式時,其所佔恒指比重將較現時的比率減低2.5個百分點,今年9月7日之後,其所佔比重又將進一步縮減至15%。
上述因素難免令滙控股價暫欠反彈力,不過,若以基本因素而言,預期2006年PE及P/B僅分別為12.5倍及2.1倍,息率達4厘,有其長線吸納價值,但以技術走勢看,136.4元能否有支持力亦相當關鍵,但綜合各種因素,筆者認為可在138元以下分段吸納作長線投資,其良好的管理質性及國際化企業的優勢並未改變。
熊麗萍 滙業財經集團證券部主管
作者熊麗萍為證監會持牌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