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視野:滙控敲響美樓市警鐘 - 王冠一

國際視野:滙控敲響美樓市警鐘 - 王冠一

滙控(005)受美國按揭貸款壞賬激增影響,管理層宣布06年貸款撥備有必要由早前的88億(美元、下同)增加20%至105.6億。消息拖累滙控股價急挫之同時,又是否為美國樓市之「表象尚穩、實質勢危」敲響了警鐘?
根據追蹤樓市動向的RealtyTrac透露,06年的因斷供或無法償還按揭借貸而被銀行收回的「銀主盤」,由05年的88.5萬間急升至125.9萬間,升幅高達42%。當中10大重災區包括科羅拉多、喬治亞、內華達、德薩斯、密歇根、印第安納、佛羅里達、俄亥俄、猶他和田納西等州,排頭幾位的據聞每35至45間房便有一間是銀主盤。
聯儲局於去年7月突然停止加息,當時筆者已指不排除是決策者聞到樓市搖搖欲墜陣味,故離經叛道(央行不應理會資產價格之升跌)也要做一次。何況正值美國中期選舉在即,不托住個市,共和黨未選都肯定變「跛腳鴨」矣。
瞧瞧之後彈出來之(房屋)惡劣數字,便知Ben哥夠果斷兼夠義氣了!
然而,樓市是否因停止加息而真的如決策者所說般穩定下來?
資金氾濫,誘發信貸膨脹,短視的僱主或股東又迫僱員交功課──為企業無止境地帶來「價值」,遂惹來一眾不顧風險、為公為私同樣短視之服從者。總之,有「身份證」就借,形成再融資及次等信貸(subprime)跟隨氾濫。聯儲局委員比斯於1月11日對不計較借錢人之收入及信貸紀錄,兼有最低還款額優惠等措施深表關注,難道是無的放矢?
更麻煩的是,一旦樓市再往下陷,一些透過資產抵押證券化或衍生工具之持有者,會否被捲入漩渦?機會不容抹煞。看來好戲還在後頭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