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台灣當局計劃在今年「二二八和平紀念日」前,全面拆除前總統蔣介石的銅像,在高雄旗津的「蔣公感恩堂」(寺廟),原本座落主位的蔣公銅像亦將讓位予觀音。
對於蔣公讓位,該寺廟管委會的委員強調,這跟政治完全沒有任何關係,大家不要做過多的聯想。他們稱,由於觀音是神,地位比蔣公尊崇,理應由觀音座落主位,蔣公座落大位,但他們並沒有解釋何以現在才進行調整。
國共內戰 蔣命攜同島民撤離
在旗津,逾1.4萬名大陳義胞,他們原居在浙江的大陳島。1955年1月初,國共內戰,解放軍逼近大陳島,當時的總統蔣介石為免島上居民落入中共的統治,在撤離大陸前曾下達命令,一定要把島上全數男女老幼,通通平安帶回台灣。由於此舉有別於先前國軍在海南島等撤退時,完全不讓百姓同行,因此安全抵台的大陳義胞對蔣公十分感激。
他們其後蓋間廟宇,塑造蔣公的銅像,同時供奉蔣公、觀音和三官大帝,其中蔣公座落中央主位,觀音座落左方大位,三官大帝座落右方。因為此廟是要感念蔣公的恩情,遂命名為蔣公感恩堂。對於蔣公的讓位,當地村民極其不捨,頻頻歎氣。而新面貌的蔣公感恩堂,預計本月19日整修完成。
台灣《蘋果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