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來崑劇的光芒簡直就如中國最燦爛的古老文明,前衞者拜、衞道者親,一個接一個入魔成精。繼白先勇改編的青春版《牡丹亭》(1598年)的400年驚情後,《1699‧桃花扇》更得勢不饒人,千萬舞台,中、日、韓、台4地合璧,我們的大詩人余光中亦被選為文學顧問,瞓身來港宣傳,不但崑劇迷得救,余光中粉絲亦個個回光返照,還我青春!
記者:馮敏兒
攝影:伍慶泉、馮敏兒
孔子傳人《桃花扇》 康熙都話:激呀!
《桃花扇》是中國古典戲曲4大名著,是清初作家孔尚任(孔子64代孫)寫的一部傳奇劇本,藉明末真實文人侯方域與秦淮名妓李香君的愛情悲劇,描寫明朝的覆滅。《桃花扇》內容如末世百象圖,寫了10幾年,完成後王公顯貴爭相傳抄,連康熙也命內侍索閱,據說睇到好激動!1699年《桃花扇》上演,朝野轟動。孔尚任被提拔,但僅10來天便被罷了官,孔尚任寧捨榮華富貴,明知死都要寫下《桃花扇》,更令它倍添傳奇!
9日戲濃縮3小時
大詩人余光中說:「足本《桃花扇》劇長40齣,3日3夜也看不完。」相傳足本要連演9日!「我們選其中的11齣,再濃縮成6齣,也文也武,文戲是侯方域與李香君的愛情,但如果太注重兒女情就對不起孔尚任!所以武戲以史可法、左良玉勇抗外敵體現亡國之恨亦很重要。」余光中果然是孔子粉絲,說到現在台灣連孔子像都拆晒,他不忘把阿扁罵個貼地!雖然余光中與《桃花扇》以至崑劇甚有淵源,但自從他隨國民黨去了台灣後,就再難欣賞得到,「台灣只興哥仔戲!」但「鄉愁」都是陳年往事,今日他把玩3小時的明快版本,重現明末的金陵盛世,誰還比他更如魚得水!
青春無敵16歲
30餘位演員去年首演時平均年齡18歲,最大21歲,飾演主角李香君的單雯更只有16歲!美豔如春分蓓蕾,300年老劇換春裝,就是不怕你有半點怨言,崑劇的簡約冷艷,又有古典的盪氣迴腸,正合後現代藝術口味。不過穩重派難免擔心:「怎能讓10來歲的演員擔演咁重要嘅崑劇經典!」余光中早有心理準備:「製作其實老中青三代,要教育就要吸引年輕人來睇嘛。其實青春版是白先勇搞先,年輕人活活潑潑便買了青春版,多好呀。」這時全場都是笑聲,「未睇過點談得上愛上!」
國寶舞台值千萬
《桃花扇》的製作費用了400萬元人民幣,但舞台和服飾的總值卻絕對超過1千萬元。為了重現秦淮風情,再現崑曲盛世之美,巡迴歐亞各地演出,動用了價值不菲國寶級文物。據江蘇省崑劇院的製作總監李凡說:「單單那300件蘇繡精品,就用了百多萬元的製作費,其中男女主角兩套戲服,更是由當代刺繡皇后姚建萍親繡和送贈,以市價計每套都超過1百萬元,還有那把由崑曲大師俞振飛親題的摺扇、名師祖傳的頭飾等,惟那幾件在去年3月北京首演亮相的明代傢具就沒必要搬來香港了。」
余光中力推 訪翠、眠香、誓師、哭主
生於南京的余光中,於金陵大學初讀《桃花扇》亦身在南京,給那兒女情長與國仇家恨感動到喊,南京的秦淮河畔更是《桃花扇》背景的愛情舞台,他說「本來歷史的遺憾,就是用文學來補償。」更應景的是第二年就隨國民黨移民台灣,崑曲他雖自小耳濡目染,但《桃花扇》還是去年自己有份搞才第一次親眼目睹。余光中有言在先,鼓勵觀眾睇戲前先閱讀文學作品,他說:「演出雖有字幕,但唱辭一閃而過;看書就唔同,可以細嚼文采。」精選推介包括:開首侯方域與李香君青樓邂逅的「訪翠」;再睇浪漫到暈的侯方域與李香君洞房之夜「眠香」;而烈士的情操,則要看史可法投江殉國的「誓師」,特別推介是「哭主」中左良玉的一段唱腔,「梁啓超在清華大學演講時就情不自禁背誦過唱詞,感動到不得了!」
《桃花扇》最後召集 只餘平飛
江蘇省崑劇院《1699‧桃花扇》青春版,由著名話劇導演田沁鑫執導,強調忠於原著,只濃縮後融入西方當代劇場技巧,是讓全新的時空觀念,為南明的悲劇招魂。仇英那幅有「明代清明上河圖」之稱的國寶畫卷《南都繁會景物圖卷》首度全景亮相,放大成舞台布景,還有繙譯大行家余光中親口激讚的英文字幕繙譯,都是賣點。
日期:
2月24、25日(7:30pm)
2月25日(2:00pm)
地點:香港文化中心大劇院
票價:$100-$360
查詢:28242430
是是非非大詩人
余光中福建永春人,1928年重九生於南京。美國愛奧華大學藝術碩士,曾任高雄中山大學文學院院長,亦曾在香港中文大學教書11年。34歲時出版《蓮的聯想》一鳴驚人,代表作《鄉愁》不但羅大佑拿來譜了動聽的《鄉愁四韻》,4年前溫家寶才夠驚天動地,在美國朗誦自創改編自這位著名反共詩人的《鄉愁》,令中國出了個「餘光中熱」(簡體字余=餘)。散文及50幾本繙譯外國劇本和文學名著亦是一絕。不過李敖曾嘲罵余光中是騙子,詩是狗屁,只會招搖撞騙。不僅如此,台灣左翼作家陳映真聲稱當年被余光中告密差點死於獄中,種下了兩派作家的深仇大恨,問他現在是否和解,余光中反應平淡:「他都病到死死吓(去年中風),舊事不要提了!」不過他對工農兵文藝的敵意還是漏了口風,可此一時的共產黨可不同彼一時!
崑曲列人類文化遺產
崑曲是中國最古老的劇種之一,形成於明朝中葉,清康亁盛世(即《桃花扇》的年代)發展至頂峯。至1956年《十五貫》進京演出連周恩來亦大受感動,親自下旨創建北方崑曲劇院,誰知《李慧娘》像《海瑞罷官》一樣,一夜之間由醉仙草變成「反黨大毒草!」江青說:「我甚麼時候才能見不到崑曲?毛主席的話你們也不聽!」至1979年才重見天日。2001年崑曲藝術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宣布為世界首批「人類口頭遺產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
《桃花扇》 $50
孔尚任的正版原著,余光中認為最好入場前過目,就更能享受箇中樂趣。
《驚夢尋夢圓夢》 $233
白先勇改編的崑劇《牡丹亭》青春版簡直瞓晒個身,可見他對崑劇的迷戀程度。200餘幅圖說《牡丹亭》句句含情。
《說崑曲》 $117
崑劇可以有多賞心悅目?白先勇的講解一定唔會悶死你!
《細說桃花扇》 $140
想深入了解《桃花扇》的創作和有趣的歷史背景?廖玉蕙著的此書值得一看。
銷售點:商務印書館 2904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