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看到香港健全運動員及傷殘運動員所得的大賽獎金,差距之大令人咋舌,有的說後者付出的努力不比前者少,成績也不是僥倖得來,是否應該將差距收窄呢?有的亦說傷殘運動員的比例及競爭性都較健全的少,有獎金已經不錯,以下是各方意見。
問題:
1.與健全運動員獎金相距意見?
2.現已有的資助?
3.未來最想要甚麼?
張偉良
(前奧運金牌輪椅劍擊選手)
1.獎金的差距反映對傷殘運動員的不重視
2.已經比以前好得多
3.退役的保障,如公營機構可多吸納傷殘運動員工作的機會
陳凱蘭
(體院運動員事務經理)
1.不予置評
2.今年4月起,「體育資助」將增長20至30%
3.加強運動員退役後技能上的發展,會多開工作坊,讓運動員退役更易找工作
馮馬潔嫻
(香港殘疾人奧委會暨傷殘人士體育協會主席)
1.與健全運動員的競爭有差距,獎金有差別是正常的
2.部份選手比低層打工仔好
3.今年起為運動員提供「運動員訓練基金」,讓2線或具潛質選手申請訓練費
潘健侶
(傷殘田徑隊教練)
1.有獎金已經好好
2.當運動是為興趣是可以接受,當「搵食」就不夠
3.加強運動員退役後的「出路」
馮英騏
(前奧運金牌輪椅劍擊選手)
1.差距太大,應縮窄一點
2.如果資助多一點,我會繼續打劍,不會去年就退役
3.希望體院或商家可以擴闊到大學以上的資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