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疑向對沖基金報料<br>交易員非法獲利受查

券商疑向對沖基金報料
交易員非法獲利受查

美國證監會再就有關內幕交易進行大型調查,目的是調查華爾街證券行職員有否向對沖基金等熟客洩露其他客戶計劃進行的交易,從中非法獲利。據悉,美證監上月中已去信美林、摩根士丹利等大行,要求提供指定期限之所有交易資料。

【本報綜合報道】美國報章《紐約時報》引述消息人士指出,今次的調查範圍相當廣泛,當局決心查出華爾街的內幕交易是如何猖獗。事實上,當交易員知道一宗大型交易何時進行,就可預見所涉股份的走勢,如果偷步在大型交易進行前買賣,就有如搭上順風車,進行「零風險」投資。

洩露資料換取報酬

一直以來,已不斷有大型互惠基金投訴有證券行偷步交易,但當局今次的調查並非針對交易員本身的交易,反而將焦點集中於交易員有否洩露資料予其他大客如對沖基金,然後收取可觀的報酬。
由於交易員洩露資料後,其客戶可於其他證券行進行交易,因此調查的層面就需要更廣泛。報道指出,華爾街主要投資銀行包括美林、大摩、瑞士銀行和德意志銀行等,都需要提供去年9月最後兩星期所有客戶和職員的股票和認股權證交易資料,惟各大行發言人均對事件拒絕評論。

灰色地帶易鑽空子

美國證監會發言人指出,蒐集資料只屬初步階段,暫時難下結論,如果找到可能存有內幕交易的迹象,就會進行正式調查。執行部總監湯姆森曾說過,調查內幕交易的過程非常複雜和艱辛,當中存在太多灰色地帶。因為某公司委託證券行出售股份,證券行經紀可以向其他客戶試價,這是合法的程序,所以很難界定經紀是否非法洩露資料。
隨着大型併購活動日益增加,越來越多企業發行複雜的衍生工具,以及對沖基金的影響力日益壯大,都令內幕交易更受關注。據估計,對沖基金佔全球最主要市場的交易量約30%至50%,成為華爾街大行最重要客戶。對沖基金則一直辯稱,經常被指涉內幕交易案,對他們不公平,亦破壞了他們的名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