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載深圳也學北京、上海等地,搞了個「創意文化園」,還刊登了「文化園」裏某畫廊的兩幅深圳藝術家的畫,一幅是個嬰兒趴在櫈子上,光頭白臉,雙目緊閉,背景血紅。一幅是同一個嬰兒,姿勢相同,卻睜開眼角,眼珠上翻,背景慘藍。
中國的當代藝術,多為這類德性。去過幾個類似的藝術區,常見斷頭殘肢的藝術品,一擺一大堆,觀之如進地獄。
這類「藝術品」,偶一見之,還以為是創意,但現在中國的前衞藝術家們,好像很喜歡做這一類的「藝術品」,一窩蜂,將斷頭殘肢大量生產,吊滿一間房,擺上一地,就「展示藝術」了,然後再用說明,嘮嘮叨叨解釋一堆意念。
還有些「裝置藝術」,千篇一律如開「紙紮舖」,紙人紙馬,招魂一般,效果跟剛才說的兩幅深圳作品相類,見之如見陰曹地府,當然,又少不得絮碎的「意念解讀」。
一件成功的藝術品,何須那麼多解釋說明?東西一擺出來,觀者自明,自有共鳴。要是你不說明,人人看不懂,那這項創作,徹底失敗。
都在學。
只是如今一些中國(包括香港)的「前衞藝術家們」,學的未必是某種藝術的精髓,而是一種作派,也就是表面上的一個「款」。由於太注重「款」,追求噱頭,忘了根本,以為越噁心越有型,千人一面,分屍見鬼,老實說,難看得要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