煲呔見工商界答問大會<br>選委露醜態閉門攞着數

煲呔見工商界答問大會
選委露醜態閉門攞着數

【本報訊】由800名選委投票的特首選舉,小圈子醜態陸續現形。一班來自工商界的選委,昨日在特首曾蔭權的閉門答問大會上,攤大手板企圖攞着數,有人要求曾蔭權為功能組別化裝,增加其認受性;有大地產商批評政府批地手續越來越嚴謹,希望可放寬批地手續。曾蔭權則透露,重組三司十一局後會成立名為「發展局」的政策局,專責推動大型基建發展,以增加效率及創造就業。 記者:莊曉陽

曾蔭權昨日分別閉門會見了工商界及專業界的選委。據與會者透露,在首場閉門答問大會上,出席者紛紛要求攞着數。有大地產商要求曾蔭權放寬批地準則,曾蔭權回應說:「你講緊梁展文單嘢?(即在嘉亨灣項目豁免恒基補地價)」曾表示,很多對公務員的批評「唔公平」,當中包括立法會,但自從嘉亨灣事件後,公務員做事無可避免要更小心及謹慎,日後啓德郵輪碼頭的招標,政府都會顧及整體利益。

一講企業責任鴉雀無聲

有在內地設廠的選委指內地的勞工法規越來越嚴,影響內地投資環境,對港商不利,希望曾蔭權游說中央「唔好搞咁多法規」;曾蔭權也忍不住教訓該選委,內地完善法規正常不過,「中國都要同國際接軌。」
工商界爭取利益七嘴八舌,但當曾蔭權講及貧富懸殊問題,呼籲工商界要有責任,與民間合作推動社會企業協助就業後,全場即鴉雀無聲「冇反應」。自由黨立法會議員梁劉柔芬隨後更要求曾蔭權,協助功能組別參與地區服務,讓市民接受及支持保留功能組別。曾蔭權回應,支持社會企業也可改善形象。

設發展局推動大型基建

有地產商則關注政府推動基建不足,曾蔭權承認,過去五年政府投入基建不足,故會成立發展局,主力推動建設大型基建,確保每年有290億元基建投資。政府現時每年會預留290億元進行基建開支,但由於規劃未能配合環保及保育諮詢,結果不少工程無法依期開展,遭立法會議員及業界炮轟。外界一直建議政府將現時分散於房屋及規劃地政局、環境運輸及工務局,兩局涉及土地發展、規劃、工程,以及工程環境及保育評估等工作,集中於一個政策局處理,令政府日後進行大型發展及基建工程時,可以更有效率,加快基建開展並增加就業。

學者批小圈子「分餅仔」

不過會計界選委甄文星質疑,大搞基建的目的其實為討好地產界及工程界選委。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副教授馬嶽指出,小圈子選舉的選委利用特權「分餅仔」,低下階層根本無法分享,禍害較普選的政府增加福利更嚴重。
另外,曾蔭權在閉門會見專業界選委時表示,只要經濟持續增長,應可應付增加的基建及醫療開支,目前面積一千呎以下的住宅價格平穩,樓市升降幅度微,不擔心會出現泡沫。

特首曾蔭權展開鋪天蓋地的宣傳攻勢,市區各處都見他的宣傳口號。

舉行工商界答問大會的萬豪酒店排出保安陣,並在圍欄外築起圍牆,阻止記者採訪。

信和置業主席黃志祥(右)出席完答問大會後,豎起拇指挺曾蔭權,並說:「梁家傑,唔使諗!」

九巴主席陳祖澤出席答問大會。

新鴻基地產兩位副主席郭炳江(圖)、郭炳聯兄弟,均有出席閉門答問大會。

新鴻基地產兩位副主席郭炳江、郭炳聯(圖)兄弟,均有出席閉門答問大會。

有在內地設廠的金山工業集團主席羅仲榮,代表工業界出席大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