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布殊於上周發表國情咨文,建議美國在2017年之前使用350億加侖的可再生及另類燃料,目標在未來10年,減少汽油用量20%,貝萊德美林投資管理認為,這項公布有利新能源基金的發展,並進一步反映各國在能源策略上的部署,正朝新能源方向而行。
在全球提倡環保概念及各國致力減低對傳統能源的依賴下,這建議明顯對新能源市場帶來幫助。
其實有關建議是美國總統推出「TwentyinTen」計劃的一部份,目的是於未來10年減少汽油用量20%,提議中可使用的不同另類燃料包括:玉米乙醇、纖維素乙醇、生物柴油、甲醇、丁醇及氫。建議亦包括提高汽車的節能要求,希望能額外節省汽油用量5%。
石油供求緊張
負責管理美林新能源基金的基金經理包卓能認為,這構思加強了市場對新能源的需求,對另類燃料公司帶來正面支持。他並指出,布殊公布美國的戰略石油儲備將從目前的6億桶增至2027年的15億桶,這意味着美國的石油需求將每天增加10萬桶,令能源供求關係更形緊張。
除了上述措施外,美國國會在去年12月份延長一項主要的再生能源補貼措施,距到期尚餘一年的時間。風力發電公司和其他可再生能源公司享有生產減低稅,每一千瓦時的發電量可抵減1.9仙稅項。現時風力發電場發展商可再享有多12個月的稅務優惠,直至2008年12月,令渦輪機製造商的銷售前景更加明朗。
事實上,除了美國十分關注穩定的能源供應對全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性外,另一能源需求國──中國,其對國家未來發展所定下的能源戰略亦對新能源行業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分析員預料,美國最近的舉動將導致中國在建立其戰略石油儲備方面更為進取。
今年一月中,在北京舉行了一個「首屆中國能源國際高峯論壇」,中華全國工商聯合會新能源商會發表了一份《中國新能源產業年度報告》,該報告指出,中國將會大幅度提高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等新能源在整個能源消費中的比例,估計2050年,達30%以上的能源需求,將依靠新能源來滿足。
中國需求殷切
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長李俊峰亦表示,中國對新能源需求殷切,中國還需要開發相當規模的生物質能、海洋能、地熱能等其他形式的新能源,否則難以滿足於2050年,國家需要60至70噸標準煤的能源需求。
毫無疑問,一些急速發展的國家,如中國及印度,為配合工業化及城市化的發展,對能源需求有增無減,但傳統能源開採需時,因此開拓新能源的發展,以確保穩定的能源供應,自然成為大勢所趨。
展望未來,我們預期油價仍會繼續處於略高水平,以及變得反覆波動,因此各國對能源安全的關注及給予新能源業發展的支持將日益增加,此舉對新能源基金帶來正面支持。
貝萊德
美林投資管理